八年的地理下册第八章教案设计(集锦13篇)(5)
时间:2025-05-11
时间:2025-05-11
2、让学生猜想手中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设下悬念。猜中的小组给予加分。
3、实物投影盒子中的葡式蛋挞引入新课。
认真猜想,踊跃回答。
激发
兴趣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1、显示《香港和澳门地图》,让学生描述澳门的地理位置,并对比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学生描述澳门的地理位置,注意把澳门与香港的位置和范围进行对比。
突出地理学科特色。
2、显示《香港和澳门空白图》,让学生上台指图填注珠江口、香港、澳门、深圳、珠海。
学生上台指图完成老师给出的地名填注。
3、显示《澳门全图》,说明澳门是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的。提问学生有关澳门的组成、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板书]:一、澳门的概况
1、位置: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珠江口西侧,毗邻珠海市。
2、组成: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3、面积:25.4平方千米
4、人口:43.8万人
人口密度:17244人/平方千米
1、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2、学生计算澳门的人口密度,并与香港、新加坡作比较。
通过数据,加深理解。
提问:通过计算澳门的人口密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板书]:二、人多地狭
学生回答:人多地狭
[过渡]:澳门面积的狭小影响澳门人的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显示四幅图片:
①《拥挤的楼房》②《住宅环抱的坟场》③《寺庙与学校共处》④《屋顶上的活动场》
让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坟场与住宅相邻,是因为土地有限,小学校与寺庙合二为一,也是因为土地资源太缺乏的缘故,这些特殊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怎样的?
学生对四幅图片的含义分别进行解释。
学生回答:人多地狭造成的。
通过图片分析,加深对“人多地狭”的理解。
[过渡]:显示《澳门大街上的土生葡人》图片,提问:在澳门大街上,你看到这样的人,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在澳门仅25.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了从内地省份迁来的移民,出国打工回来定居的归侨,常住的外国人,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土生葡人。虽然民族构成并不复杂,但中国传统文化和葡萄牙文化的交融让这个微型社会充满了奇特的魅力。下面,我们就一起参加阳光旅游团去进行文化之旅。
学生回答:很像外国人。
角色扮演
[板书]:三、奇特的文化
1、教师把学生分成四个组,每组派出1—2名学生进行导游比赛,要求学生在导游过程中能抓住澳门华洋共处、中西合璧的文化特点进行介绍。
2、教师负责显示旅游团沿途观光的景点图片。
学生分成四个组,每组派出1—2名学生参加导游比赛。第一组介绍澳门的美景。游览大三巴牌坊和妈阁庙,要细心浏览壁上精致的浮雕及其意义。并能归纳出澳门的宗教文化特点是:和平共处,相互交融。
第二组介绍澳门的民俗。通过对结婚礼仪的表演,说明东西方民俗礼仪的共存共处。
第三组介绍澳门的美食。通过对澳门特色菜的介绍,归纳出澳门饮食文化的中西融合性。
第四组介绍澳门的盛事。通过对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和澳门国际烟花汇演的介绍,得出澳门文化的中西交融性。
通过导游表演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引申,从而概括出澳门的文化特色。
讲授新课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文化之旅,我们了解了澳门的宗教、民俗、美食和盛事上都具有什么特点?
[过渡]:通过搜集资料,你们还知道澳门的哪些文化现象具有中西交融的特色呢?
显示图片:①《中西合璧式的时装表演》②《中西节日》③《娱乐的中西玩法》④《赛狗、赛马》逐步引导学生逐个归纳澳门的文化特色。
学生归纳:中西结合的特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图文分析。最后得出澳门的文化具有华洋共处、中西合璧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板书]三、奇特的文化:华洋共处,中西合璧
[过渡]:结合澳门文化的独特性,你们认为澳门未来经济的发展应当朝什么方向发展?
[教师小结]:澳门未来经济发展应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寻找自己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包括地域文化特色、民俗风情特色、旅游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体育竞技特色等。只有突出特色,才能有所突破,在全球竞争中,研究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所带来的新的文化消费走势,研究在文化产品中如何潜移默化地渗透民族文化精神,研发新的文化产品,不断把澳门演进成不单是一个赌城,而且还是一个文化之城、艺术之城、会展之城,把澳门经济逐渐从博彩旅游为支柱向以文化会展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过渡。
学生讨论回答
进行地理思维训练及现代发展观的教育。
新课小结
教师提问:今天这一节课讲了些什么内容,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重点了解了澳门华洋共处,中西合璧的奇特文化。纵观当今世界上许多国际化城市,都将文化发展作为其整体发展战略的核心之一,这更符合未来澳门经济的战略发展方向。澳门作为 …… 此处隐藏:132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