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三《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精选16篇)(新教材高二必修三)(13)
时间:2025-05-17
时间:2025-05-17
帝阍(hūn) 多舛(chuǎn) 涸(hé)辙(zhé)
赊(shē) 东隅(yú) 阮(ruǎn)籍
钟悫(què) 舍簪(zān)笏(hù) 叨(tāo)陪
捧袂(mèi) 盛筵(yán) 梓(zǐ)泽
2、自读课文,把握诗文节奏。
3、讲解第一段重要词句:
4、分析第一段词句:
襟三江而带五湖
名词的意动,以为襟;以为带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下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名词作状语,像雾、星星一样。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美。
交:动词用作名词,交界处;尽:副词用作动词,都包括,都是;美:形容词用作名词,才俊,俊杰。
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
定语后置句。
千里逢迎
千里:数词用作名词,千里而来的客人;逢迎:迎接,今为说话做事迎合他人。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腾、起: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定语后置。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宾语前置。
五、赏析课文
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写出洪州怎样的特点?
由古及今,道出洪州历史的久远。
2、“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又写出怎样的特点?
由天及地,写洪州界域的广大。
3、洪州的地势怎样?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雄州雾列”“台隍枕夷夏之交。”
写出洪州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的雄伟。
4、“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俊采星驰”“宾主尽东南之美”传达出怎样的信息?
“物华天宝”概括洪州的繁华富庶;“人杰地灵” “俊采星驰”“宾主尽东南之美”形象说明洪州一带人才济济--人物之盛。
5、如此灵秀美丽的地方,一定也会产生杰出的人物吧!作者是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等词语盛赞主宾的文韬武略。
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6、作者写参加宴会的人物,既有点的描写,又有面的描写,请逐一指出?
“都督阎公之雅望,り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b帷暂驻。”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点的描写)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面的描写)
7、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8、最后,作者谦逊委婉地介绍了自己参加这次盛会的原因。
小结:第一段紧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节
一、复习上课时所学重要知识点:
二、讲解第二、三段重要词句:
三、分析第二、三段
1、诗句重要信息提取:
A、第二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给我们透露了什么信息?
第一句:交代时令(三秋时节)。
第二句:描绘秋景,尽展秋山秋水。
第三句:用四个六字句,写来宾驾御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之情景。
第四句:用四个四字句,写滕王阁的优美环境和气势。
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描写滕王阁周围之景。
B、第三段也是五句话,分别又给我们透露了什么信息?
第一句:两个三字句,写出登阁的情景,抒发喜悦之情。两个六字句,写登高望远所见山川之美。
第二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极写人烟之盛,舸舰之多,表现富庶祥和。
第三句:两个四字句,转写自然景物,描绘雨后天晴的景色。
第四句:两个七字句,是千古绝唱之句,把对滕王阁景物描写推向高潮。
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叙写生活之乐,候鸟之乐,将各具情趣的社会与自然融为一体。
C、按思路背诵这两段。
2、二、三段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试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景物的。 (提示:可从景物描写的视角、顺序、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
a、找出这两段表示颜色的词语?
寒潭清、暮山紫、层台耸翠、飞阁翔丹、青雀黄龙。由此可见景色的描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试分析这一句写景效果?
雨后的积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上句的“寒潭清”,着色淡雅,下句的“暮山紫”,着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照之中,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色,真可谓是绝妙之笔。
小结:景色色彩变化之美。
a、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顺序?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把滕王阁周围
的景物描摹出来,这是近景;
其次是中景的描写,“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极写山峦、平
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泊的迂回、曲折;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以下的描绘,则再现了一幅水天浩淼远景。
作者由近及远地铺展开 …… 此处隐藏:135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