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熟语(10)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
G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不改变内容。含贬义。"洗心革面"的意思是洗去内心的污垢改变旧的面目,痛改前非,多指思想上的悔悟和转变。
【盖棺论定】指人的好坏、功过只有到了生命终结才能作出结论。
【耿耿于怀】对所经历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却,牵挂心怀。如:这个青年人,对事业的得失成败总是耿耿于怀。
【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要误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国色天香】为牡丹的别称。极言牡丹香色的可贵。现多比喻出色的佳人。
【广开言路】谓尽量创造条件,让人们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可形容形状怪异的社会现象。"斑驳陆离"只可指具体东西色彩杂乱。
【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多作贬义,用于自称时作谦词看。
【过江之鲫】赶时髦的人很多。
H
【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注意此词形容的对象只指书。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发生的坏事)。
【讳莫如深】把事情瞒得很紧,不肯走漏消息,生怕别人知道。常误用作"回避、避讳、隐瞒"。
【讳疾忌医】①隐瞒疾病,不愿医治。②比喻掩饰缺点错误,害怕批评,不愿改正。
【涣然冰释】像冰冻遇热似的一下子消融。多喻疑团、困难等很快消除。
【祸起萧墙】谓祸患起于内部。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而"坐收渔利"喻利用别人之间的矛盾获利。
【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J
【饥鹰饿虎】比喻凶残贪婪。
【久假不归】假:借。指长久借用而不归还。不要理解为长期请假不回来。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说话。亦泛指默不作声。蝉到秋深天寒即不再叫,故以为喻。
【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
【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举足轻重】谓所处地位重要,每有举动都影响全局。
【绝无仅有】再也找不出来,极为罕见。如:这种事情在我们村可是绝无仅有的。
K
【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形容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谈话。如用此语来形容聊天属误用。
【脍炙人口】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诵。褒义。
【口诛笔伐】用语言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
【苦心孤诣】用心良苦,造诣极深。用以称许刻苦钻研学问、创造业绩为他人所不及者。
L
【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
【力透纸背】①形容写字、画画笔力遒劲。②形容诗文等作品深刻有力。
【良莠不齐】莠,狗尾草,喻坏人。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注意不要将词义理解反了。
【炉火纯青】比喻知识和技艺达到博大精深的地步。他的表演艺术几达炉火纯青的程度。
【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原指获得政权,后比喻最后胜利属于谁。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特别看重和优待。有时也指用另外的眼光来对待,含有歧视的意思。如:李杨是贪官李某某的儿子,尽管他品学兼优,但因为他父亲的缘故,同学和老师总是对他另眼相看。
【乐不思蜀】蜀汉灭亡后,刘禅被安置在魏国都城洛阳。司马昭问他想不想念西蜀。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后因以"乐不思蜀"谓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含贬义。
【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源于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后,豪贵人家竞相抄写,抄写的人很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不能将本词理解为物价上涨。
【流金铄石】能使金石溶化。比喻天气极热。
M
【马首是瞻】比喻跟随别人行动或听从别人指挥。
【马革裹尸】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门户之见】由派别情绪产生的偏见。如要摒弃门户之见。
【面目一新】谓改变原样,呈现新貌。
【面目全非】①面孔变得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②形容事物变化很大。
【满城风雨】原指秋天的景象。后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众口喧腾,到处哄动。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病人治好。注意适用的对象。
【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目光如炬】眼光亮得像火炬。形容发怒时的神色。亦形容眼光明亮有神。后亦比喻见识高明。
【目无全牛】形容对事物所有组成部分都了如指掌,处理起来极其准确熟练。注 …… 此处隐藏:126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语文高频易混词语熟语100例解析
下一篇:高考语文易错成语500例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