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修改稿(15)
发布时间:2021-06-05
发布时间:2021-06-05
急诊科常用的诊疗常规
还可以避免因伤员精神痛苦造成自伤现象、防止发生疼痛性休克和加重失血性休克。杜冷丁50~100mg肌注。
5.防治休克:创伤性休克主要原因是失血性休克,疼痛也是导致休克和加重休克的一个重要因素。休克的预防主要是通过上述1~4项措施。一旦休克发生,要及早实施补液、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等措施。
6.保存好残指(肢):对于指或肢体离断伤者,要进行妥善的保存,尽力争取在医院得到断指(肢)再植。
转送注意事项:
1.掌握正确的搬运方法、避免发生附加损伤和引起伤情的加重;
2.使用便捷的转送工具、确保转运的效率;
3.做好途中的病情监护工作、保证转运安全。
十九、烧(烫)伤
烧伤指各种热力、化学物质、电流及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后,造成的特殊性损伤。重者可危及生命。
诊断依据:
1.有火焰、开水、热油、强酸、强碱、汽油、电流及放射线等烧伤史。常可合并一氧化碳中毒、窒息、休克及外伤等。
2.估算烧伤面积
(1)手掌法 伤员五指并拢,手掌面积相当于其体表面积的1%。适用于小面积烧伤的估算。
(2)中国九分法 将全身体表面积划分为11个9%,加会阴1%,即人体表面积为100%。适用于成人大面积烧伤。
头颈 9%×1:发际、面、颈各3%。上肢 9%×2: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躯干9%×3:躯干前面13%、躯干后面13%、会阴1%。
下肢 9%×5+1%: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
3.判断烧伤深度
(1)Ⅰ°烧伤伤及表皮层。烧伤部位出现红斑、微肿、灼痛、无水泡。
(2)浅Ⅱ°烧伤伤及真皮及部分生发层。烧伤部位红肿,剧痛,水泡壁薄,基底创面鲜红、渗出多。
(3)深Ⅱ°烧伤及真皮深层,残留较深层的毛襄及汗腺。烧伤部位水泡壁厚或无水泡、基底微湿、红白相间或色泽发暗,可见小出血点或毛细血管网扩张充血,水肿明显,痛觉减退,拔毛试验微痛。
(4)Ⅲ°烧伤伤及皮肤全层及皮下、肌肉、骨骼。 烧伤部位创面苍白、黄白、焦黄以至焦黑、炭化。皮下静脉栓塞,痛觉消失,拔毛试验易拔而不痛。
4.伤情分类:
(1)轻度烧伤 <10%/Ⅱ°。小儿减半。
(2)中度烧伤 11~30%/Ⅱ°或<10%Ⅲ°,小儿减半。
(3)重度烧伤 31~50%/Ⅱ°或11~20%Ⅲ°,小儿减半;如<30%Ⅱ°,但有休克、化学中度或中、重度呼吸道烧伤,均为重度烧伤。
(4)特重度烧伤 >50%/Ⅱ°。小儿减半。
5.呼吸道烧伤的判断 面部有烧伤,鼻毛烧焦,鼻前庭烧伤,咽部肿胀,咽部或痰中有碳化物,声音嘶哑。早期可闻肺部广泛干鸣音,重者呼吸困难、窒息、喉部可闻干鸣。呼吸道烧伤不计算烧伤面积。
救治原则: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