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上钢琴师》

时间:2025-07-05

电影分析论文

浅析《海上钢琴师》

学生姓名:蔡悦

学习单位:江苏省高邮市高邮师范学院

摘要: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的作品“时空三部曲”之一 ——《海上钢琴师》出品于1998 年,改编自亚历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电影讲述了弗吉 尼亚号游轮上一个名叫1900的钢琴师的传奇一生。这是一部典型的具有欧洲中世纪 浪漫色彩的电影,以这样一种浪漫的氛围为底色,影片十分成功的向世人展示并阐 述了有关生存、信念、自由、美学、音乐、爱情等方面的看法及观点。隐约贯穿全 片的悲剧色彩以及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悲剧结局,赋予了影片除浪漫外又一层忧 郁、朦胧又安谧的基调。人们欣赏经典,乐于身处在一个纯粹的空间挖掘经典的不 为人道之处,《海上钢琴师》首先从它的大基调上就已经进入经典的的行列。本文 将从阐述人物、情节、电影音乐和主题四个方面着手,以达到从浅显层面理 解这部电影的目的。

关键词: 《海上钢琴师》 人物 情节 电影音乐 主题

主人公1900(人名)是一个被遗弃的孤儿,船上的烧炉工丹尼将他抚养长大,8岁时养父去世。正是在养父的葬礼上,1900第一次接触到音乐,并显露出惊人的钢琴天赋,1900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弗吉尼亚号这个有限的空间也令他天然地对除游轮以外的世界保持一种警戒的心理。即使是之后邂逅了自己的初恋,尘世的复杂仍使他茫然无措,最终打散了离开弗吉尼亚号的想法。即使到了最后,唯一的好朋友马克斯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曾动摇,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弗吉尼亚号的1900与船一起葬于海底。 从此,很少再有人会记起那一生未踏上陆地的天才钢琴师和他传奇的一生。 关于影片中人物的分析:

1、1900

1900是个孤独的矛盾体。由于从小生活在弗吉尼亚号游轮这个特殊的有限空间,1900性格很忧郁,思想很单纯,但他却能洞察船上每一位乘客的心理。他也会在船靠岸后站在栏杆上眺望远处,他会偷偷的拨通陌生人的电话:“你好,也许你不认识我,但,我们能聊聊吗?”可是,即使1900十分的渴望了解船以外的世界,但是从小生活的环境与养父的教育方式,让他形成了一种封闭、放任、胆小的性格。他的社交范围很窄、他很少向别人袒露内心的感受,甚至于他的表情都很少有变化。这个少年的内心与情感相互牵绊着,使之一直活在矛盾里。

1900是个悲情的钢琴天才。谁见过比《海上钢琴师》更虚假的环境?那样的与世隔绝几乎不能用人类的想象力去创造;谁又见过比1900更“真实”的人?他那种执拗、敏感、深情、悲观、自我封闭、自我超越,无一不是有史以来所有天才艺术家最真实的写照。养父的葬礼上,是1900最无助、最脆弱的时刻,却在这时,他与音乐不期而遇。天籁般的音乐给他了一种安全感。自然而然,他对音乐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依赖和喜爱之情。几乎

浅析《海上钢琴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