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15年秋教育学第一次作业答案(2)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既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性。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原理和特定的社会功效,它一经产生、发展便将形成和强化其相对独立性,要重视借鉴教育的历史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改进,不能无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轻率否定教育的连续性另搞一套,否则,会给教育带来问题,出现质量严重下滑,使教育改革大起大落。那种不顾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甚至视教育为政治、经济的附庸,在教育工作中将教学活动机械地从属于政治、经济,是有损于教育工作的,也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十分不利。我们也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否则会使教育走向“超经济”、“超政治”、“超文化”的错误道路,丧失教育的社会基础和动力。
(第3题)
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性。 答:第一、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不断地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程度与水平,扩大教育对象,且把普及教育的程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达与否的标志。 同时,现代社会教育还重视教育的公平性,为把传统教育目的观由精英教育转变到精英教育与大众并重。
第二、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
第三、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教育内容的体现----课程、教材,无论是种类,还是表现形式也都十分丰富。
现代教育的内容不但丰富,而且富于变革性。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对受教者的适应性,通过加强基础、注意综合、调整选修与必修比例,不断调整教育内容以使之适应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发展各种智慧和个性。
上一篇:《物业统计》课程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