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传艺术学考研综合名词解释(3)

时间:2025-01-21

“肌质”、“构架”、“含混”、“张力”、“悖论”、“反讽”、“语境”、“语调”、“意象”、“隐喻”、“象征”等,并运用这些范畴去把握、理解、描述文学文本的特征。

6、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命题。马克思认为,动物的生命活动是盲目的、无意识的,而人则能将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识和对象。人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目的的引导下,充分调动自己的本质力量加工对象,产品就成了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物质材料的统一,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和确证,人可以在他所创造的产品上直观自身。正是在“对象化”和直观自身的过程中,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得以不断展开,能感受音乐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才能产生出来。

7、艺术典型

就是作家、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例如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这一人物形象,就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典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是以哈姆雷特同克劳狄斯的外部冲突,以及哈姆雷特的内心冲突构成了全部丰富而深刻的戏剧矛盾,揭示哈姆雷特复杂的内心世界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使这个主人公成为世界戏剧舞台上著名的艺术典型。艺术形象与艺术典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根本上将,二者都是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具有共同的实质。但是,艺术典型比起艺术形象来,又具有更强烈的个性与更广泛的共性。艺术典型更加独特,也更加普遍,它是艺术形象的凝练与升华。

8、熟悉的陌生人

这是别林斯基就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和独创性、共性与个性所提出的著名论断。“熟悉”点明典型形象的现实基础,“陌生”指出典型形象的独创性。 一方面由于典型人物身上总能反映出社会生活中某类人或某种事物的本质和普遍性,是人们所常见的,所以会产生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另一方面,由于典型人物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这种个性是不可重复的;是作者独特的审美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少见,所以,人们会有“陌生”感。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