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发展阶段(4)

时间:2025-07-09

士。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毛泽东伦 理思想阶段。毛泽东伦理思想是同中国人民的道德生活 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中国化的产物。创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代表包括共产党 的早期活动家李大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瞿秋白等。毛泽东等对伦理学领域 的许多问题都进行了比较深刻的分析,并构成了一个完 整的伦理思想学体系。

首先,毛泽东等对道德的根源及其社会作用作了具 体的分析。毛泽东认为,道德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范畴, 根据意识和存在的关系原理,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本质 上必然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在阶级社会,它 是由一定阶级所代表的社会存在、所参与的社会实际生 活决定的;根据意识具有能动性的原理,作为意识形态形 式的道德又必然能给予社会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反作

用,它的内容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 造世界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其次,毛泽东等阐述了道德变革的意义和基本方针。 毛泽东认为,把愚昧落后的旧中国变为具有新文化的文 明先进的新中国的必要条件,是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 德。而变革道德的基本方针是以政治、经济变革为基础, 以剔除中华传统道德之糟粕,继承、吸收传统道德的精华 为重点,扬古纳新,承土吸洋,使新道德既有民族性、进步 性,又有国际性,既有别于其他一切旧道德、旧文化,又继 承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使新道德不脱离整个人类文明 发展的总进程。

毛泽东等承认道德的继承性及其与传统的中国道德 及世界伦理的联系,并深入地阐述了人性和道德的阶级 性。毛泽东认为,在阶级未被消灭以前的各类形式的阶级 社会里,人类的每一种道德观念都会打上阶级的烙印。人 性和“人类之爱”也存在,但人性和“人类之爱”都是具体 的、带有阶级性的。没有抽象的人性,也没有抽象的人类 之爱。真正的人性和人类之爱在阶级社会永远不会实现, 除非全世界消灭了阶级以后。他说,承认无产阶级道德的 阶级性与承认无产阶级道德和人民大众的人性之间有一 致性二者并无矛盾。无产阶级的革命道德要求无产阶级 和人民大众不能爱敌人,不能爱社会的丑恶现象,而要将 之消灭,这恰恰是既符合无产阶级道德的阶级性又符合 全体人民大众的人性的。

最后,毛泽东等还对无产阶级的道德原则、道德规 范、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及道德修养、道德境界等进行了 论述。关于道德原则,毛泽东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道德的 基本原则和与之相应的具体原则系统,认为无产阶级道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发展阶段(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