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好)(6)
时间:2025-05-15
时间:2025-05-15
很全选择题、名称解释、重点句或段落
句是【B 】A.施施而行,漫漫而游。B.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C.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D.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2.下列句中,"以"用作连词,表示后一项动作是前一项动作的目的或结果的一句是【A】
A.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B。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C。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儡,因攻其车,尽破之以归秦。D.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3.下列句中,"然"作连词,表示转折的一句是【A】A.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B.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D.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15.---------------
1.在"滕君,则诚贤君____"和"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____"句中,空格处使用的句末语气词依次是【A】A。也,焉B.矣,焉C.矣,也D.耳,矣
2.在"晋国,天下莫强____"和"孟尝君问:'冯公有亲____?"'句中,空格里使用的句末语气词应该依次是【C】A.也,乎B.焉,哉C.焉,乎D。矣,与
3.在下列句中,"与"作为句尾语气词表示顿宕舒缓语气的一句是【A 】A.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B.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C.日月逝矣,岁不我与。D。谁与,哭者?
4.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句中语气词"夫"的含义是【B】A.这B.那C.表语气,无意。D.它
16.---------------
1.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C】A.是社稷之臣也。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C.(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D.千金,重币也。
2.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古代汉语判断句在谓语后面一般用来肯定判断的语气词是【 B】A.则B.也C.矣D.耶
3.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指示代词"者"表示【C 】A.系词B.判断C.提顿和加强语气D.等同关系
4.下列句子,"是"作谓语表示判断的一句是【B 】A.是社稷之臣也。B。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C.无父无君是禽兽也。D.是炎帝之少女。
5."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中,第二个"是"作【A】A.系词B.主语C.定语D.连词
6.下列判断句,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的一句是【A】A.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B.夫战,勇气也。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D.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17.---------------
1.下列句子中哪一句是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D】A.方术不用,为人所疑。B.志乎古,必遗乎今。C.以四百里之地见信于天下。D.谏行言听。
2.下列句中的"于",用于表示被动的一句是【B 】A。天下之水,莫大于海。B.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C.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D.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3.下列句子中,被动句是【A】A。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C.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D.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4.下列句中,"为"表示被动的一句是【B】A.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B.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C.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D.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
上一篇:推优自我介绍泗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