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学案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鱼我所欲也》学案(3课时)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 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3、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做一个大写的人。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了解作者孟子的道德主张 2、朗读课文、注意句读 3、对照注释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课前预习
1、 熟读课文2遍以上,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并完成下面题目: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音:
苟( )得 所恶( ) 不辟( ) 勿丧( )耳 一箪( )食 .....
一豆羹( ) 蹴( )尔 乞( )人 不屑( ) 得我与( ) .....
乡( )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 )宫室之美为( )之 ...
(2)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用“ / ”隔开):
① 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 ② 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
③ 使 人 之 所 恶 莫 甚 于 死 者 ④ 是 亦 不 可 以 已 乎
⑤ 乡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宫 室 之 美 为 之
2、 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初步理解文意,并解释以下句子:
故患有所不辟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故不为苟得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此之谓失其本心:
新课导学
(一)自主学习
一、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语气等
二、放录音,学生听读课文
三、结合注释并借助工具书自行翻译课文,理解重点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重点字词:
1、鱼我所欲( )也 2、有甚( )于( )生者 ....
3、不为( )苟得( ) 4、故( )患( )有所不辟( )也 ......
5、如使( )人之所欲莫( )甚于生 6、凡可以得生者( ) ....
7、何不为( )也 8、由是( )则生而有不用也 ...
9、是故( )所欲有甚于生者 10、非独( )贤者有是心( )也 ......
上一篇:比的应用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