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思想政治公共课知识点整理(7)

时间:2025-07-08

三、21世纪初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特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第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多样化: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是过去那种 “一条道路、一个模式、一个中心、一个阶段”的发展,而将进一步多样化,发展道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第三、未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在相当长时间内主要不是表现在社会主义国家数量的增加,而主要表现在“点”的繁荣和“质”的提高。

第四、马克思主义政党进入自我更新阶段。

第五、共产党和社会党这两大类政党也许会结束过去的“长期对抗”情况,从各自需要出发,求同存异、谋求合作,实现“大左翼”不拘形式的联合,当然也不排除曲折和反复。

第六、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有可能由过去的“不共戴天”进入一个有矛盾和斗争,又可以互相借鉴和合作的新阶段。

专题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取得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时期,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三大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在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科学发展观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二、邓小平同志的两大历史性贡献

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在中国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2、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同志一直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实质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邓小平同志根据我们多年来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总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谈论社会主义的教训,创造性的、精辟的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从根本上改变了认识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路。

2、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中,邓小平突破了历来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两个层面来界定社会主义的传统做法,深入到更基础的层面——生产力的层面上来界定社会主义。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强调了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的特点。

四、十七大的主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课题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研究生思想政治公共课知识点整理(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