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联素与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2)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神经内科好东西
874
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刘珍君等[17]通过对60例脑梗死、41例脑出血患者和4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同时排除糖尿病和肥胖危险因素的干扰,发现脑卒中患者血浆脂联素的水平呈降低趋势,这提示脂联素与脑卒中可能相关,而且,脑出血组血浆脂联素虽呈下降趋势,但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清脂联素水平亦不相同。其中,心源性卒中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最高,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最低,分别为(8.42±5.07)μg/mL和(5.60±2.97)μg/mL(P=0.01)。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小动脉闭塞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居中,分别为(6.45±4.10)μg/mL和(6.07±3.44)
多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μg/mL。
脂联素水平较单一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水平低,分别为(4.95±2.63)μg/mL和
多元回(6.13±2.84)μg/mL(P=0.003)。归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相关。
脑梗死患者中约2/3患者发现伴随
有颈动脉内膜增厚或颈动脉斑块形成。
[2]
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第24卷第5期
研究仅停留在动物实验的水平,尚须将其对人类上述疾病的具体治疗作用和不良影响进行客观的评估。
4
[1]
参考文献
刘平,王砚青,卞茸文,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7):1982-1984.周燕,苏珂,龙艳,等.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
Efstathiou等[18]发现,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24h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与5年病死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并且是
卒中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脂联素水平>7mg/L者相比,<4mg/L者5年死亡风险明显增高。而且,还发现在心源性危险因子与血浆脂联素水平之间不存在明显负相关。他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急性期反应模糊了这种关联,或者是由于混杂因素如年龄等以及统计误差所致。
Bernhard等[23]和Behre等[24]发现血清脂
联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增厚独立负相关,且Bernhard等[23]未发现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颈动脉斑块间存在这种关联。提示着低脂联素水平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危险因素。Dullaart等[25]还发现颈动脉内膜增厚可以用低脂联素水平及高甘油三酯水平解释,而且性别对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影响是与低脂联素水平相关的。
Gail等[19]为了观察脂联素与冠心病流行率、患病率、死亡率的关系,在对1531例研究对象长达20年的随访中,发现脂联
素浓度确实与性别、年龄、血脂水平等相关,但高脂联素水平仅预示着男性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低危险率,而与不同性别的冠心病死亡率、非致命性冠心病事件没有任何关系。因此,他们认为采用脂联素预示心血管病的危险度还不够成熟。
3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临床应用前景综上所述,脂联素通过与其受体如
AdipoR1和AdipoR2的结合,通过激活特
定信号转导通路,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过程,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有关脂联素的许多问题,包括其合成和分泌的机制、代谢等,尚不完全明确,还需进一步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问题均可找到满意的答案。
代近年来,人们提出一些抗糖尿病、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策略,包括上调血浆脂联素水平,上调脂联素受体表达,研制脂联素受体激动剂等。例如,
Chen等[20]对534例有或无脑梗死的2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受试者的血浆脂
联素水平进行检测发现,在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腰臀比、糖尿病以及吸烟状况进行校正后,脑梗死患者平均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无脑血管病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水平也显著增高。由于已证实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有关,因此根据糖尿病对患者进行分层后,结果表明有或无2型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的脂联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小动脉脑梗死患者与大动脉脑梗死患者相比,血浆脂联素水平无明显差异。
黄友敏等[21]通过对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35例无心脑血管疾病的其他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明显低于恢复期,同时恢复期患者又较其他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减少(P<0.05)。他还发现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梗死灶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相关(P<0.05)。
Bang等[22]对231例脑梗死患者的研究发现,代谢异常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较低(P=0.002),而且,卒中类型不同血
PPARγ的配体TZDs(thiazolidinediones)能够增加人类[26]、ob …… 此处隐藏:176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注塑机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