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题纲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1.20世纪以前经济地理学发展示意图
史志描述——生活、游记、观感—管治 ; 商业地理——贸易—地区交流;
经济地理学——空间—协调人类经济活动。
2.规范性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时期:20世纪前期的古典区位论研究。
◆特点: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3.结构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70-80年代以来。
◆特点:注重综合研究,强调从大的系统方面来研究事物的结构和规律性,力图研究联结和结合诸要素的关系的复杂网络,而不是研究一个整体的诸要素。经济地理学研究,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4、研究对象
引申表述: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人地关系)。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人地关系)。 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定义的理解:
1.国民经济的所有产业部门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2.核心是区位及其空间组织;
3.人地关系是重要研究内容(微观-中观-宏观)。 5、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一)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
(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四)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6、跨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向
区域综合(学科交叉问题)将得到进一步重视;
应用方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研究领域将不断扩大; 研究方法将进一步革新。 7. 区位理论的两层基本内涵 (1)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 (2)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8.土地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土地的自然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构成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
②在以土地为劳动对象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③对以土地为活动场所的一些大规模工业生产活动及建筑业中起重要作用。 (2)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可行性。
②在以土地作为活动场所的城市土地利用形态中起决定性作用。
③对农业生产活动(农业商品基地和城郊型农业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9.区位条件(location conditions)
1.概念: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2.几点解释:
上一篇:高中历史 时间表 必修一必修二
下一篇: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