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论文(5)
时间:2025-04-08
时间:2025-04-08
你情我愿的事。而在这个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决定了买卖的不透明,也即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这时候若说买卖是一件你情我愿的事便对消费者很不公平,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络交易存在太多虚假信息,消费者往往是受伤害的一方。
那么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博弈?学者尼尔逊按消费者获取商品质量信息的途径,将所有商品分为三类,即搜寻品、经验品和信用品。搜寻品是指购买前消费者就能大致掌握较充分质量信息的商品,经验品是指只有购买使用后才能判断其质量的商品,信用品是指购买使用后也不能准确判断其品质的商品。6很显然电子商务环境下购买的物品属于经验品。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卖家对产品的生产地、生产、包装等过程都是了如指掌,而消费者由于无法与商家进行面对面交易,自然在这场交易处于劣势。由于一些商家采取许多营销手段,比如价格在同类商品中处于廉价之列,这无疑增加了他们在同行之间的竞争优势,便有了销售量和好评量飙升的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又会衍生三种现象,一是消费者容易被所谓的销售量和好评量所误导,陷入一个购买误区,即认定此家店铺能够被信赖,所买的物品不会存在质量上的问题,这种心理刚好被商家利用,为了牟取暴利,不惜采用更低廉的原材料,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二来一些销售业绩并不可观的店铺会采取相应手段来伪造销售量和好评量居多的假象,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不对称由此凸显得尤为明显。三是一些高质量的厂商由于业绩不佳渐渐6 卢佳妮,王延辉:《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对称分析》,理论界,2007年11月。
上一篇: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讲座幻灯片
下一篇:2021初三英语下册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