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油_气_煤成藏机理及分布规律_丛琳(5)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侏罗纪煤系是印支期的挤压上升向燕山期的沉降转化过程中形成,煤层的分布受古气候和构造活动控制,在盆地西部和北部是煤层主要分布区。构造活动性的强弱程度对煤层厚度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初始充填期,煤层分布在湖沼区,厚度虽大,但是横向变化大,分布局限;超覆充填期煤层主要分布于湖沼边缘,厚度虽小,但分布广泛;退覆补偿期煤层主要分布于沼泽腹地,厚度大、连续性好。侏罗纪煤质主要为低变质的褐煤和长烟煤。
业出版社,2002
参 考 文 献
1 杨俊杰.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北京:石油工
2 关士聪,阎秀刚,丙振雄,等.对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前景的分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1;2(1):47 74
3 戴金星.我国古代发现石油和天然气的地理分布.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1;2(3):292 299
4 席胜利,刘新社,付金华,等.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资源潜力分析.见:中国工程院,环太平洋能源与矿产资源理事会,中国石油学会.21世纪中国暨国际油气勘探展望.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5 结论及建议
鄂尔多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油藏分布在侏罗系和三叠系地层中,侏罗系的油藏受三叠系侵蚀河谷控制,目前开发的油田分布在盆地冲断带的前缘地带;三叠系的油藏受古湖岸变迁及三角洲沉积体系控制,油藏富集于古湖岸摆动地带。天然气在盆地上、下古生界广泛发育,上古生界气田与石碳-二叠系的煤系地层密切相关,盆地中北部发育的4个南北向展布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控制了上古生界气田的分布;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期形成的古风化壳岩溶潜台,控制了下古生界天然气的分布。鄂尔多斯盆地煤层分布在石炭-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石炭-二叠系的煤层和侏罗系的煤层在全盆地广泛分布,三叠系的煤层分布局限,构造转折期和古气候控制了聚煤期。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分布呈规律性叠置,不同构造单元叠置的类型和样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为减小勘探风险和降低勘探成本,应进行石油、天然气和煤综合勘探的思路。陕北斜坡是石油、天然气、煤和非常规煤层气综合勘探的地区,并可一井多探;天环坳陷、西缘掩冲带位于盆地的西部,目前在该区域已发现油田、气田和煤田,各种类型能源矿产成藏条件优越,是石油-天然气-煤综合勘探地区;伊盟隆起、晋西挠褶带、渭北隆起位于盆地的北、东、南的边缘部位,侏罗纪煤系广泛发育,是煤和煤层气的勘探区。
2003:553 557
5 王双明,张玉平.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盆地形成演化和聚煤规律.地学前缘,1996;6(增):147 155
6 张福礼.多旋回与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天然气.石油实验地质,
2004;26(2):138 142
7 朱筱敏,康 安,王贵文,等.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特征.石油实验地质,2002;24(4):327 3338 张金亮,常象春,张金功.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藏研究.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27(4):30 35
9 喻 建,宋江海,向 惠.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隐蔽性油气藏成藏规律.天然气工业,2004;24(12):35 37
10 李德生.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学.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31(6):1 7
11 孙小平,徐 文,黄有根,等.榆林气田山2段气藏描述技术及
应用.天然气工业,2005;25(4):53 56
12 朱 蓉,楼章华,金爱民,等.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藏
流体动力学特征及成藏过程分析.地质科学,2003;38(1):31 43
13 徐 文,卢 涛,陈凤喜.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奥陶系碳酸
盐岩气藏 似孔隙介质 参数场判识与建立方法.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2):101 103
14 包洪平,贾亚妮,于忠平.苏里格气田二叠系砂岩储层工业性
分类评价.天然气工业,2005;25:14 15
15 冯增昭,王英华,等.中国沉积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16 何自新,付金华,席胜利,等.中国苏里格大气田成藏地质特征.
见:中国工程院,环太平洋能源与矿产资源理事会,中国石油学会.21世纪中国暨国际油气勘探展望.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178 187
17 戴金星,陈践发,钟宁宁,等.中国大气田及其气源.北京:石油
工业出版社,2003
(下转第7132页)
上一篇:病案统计室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