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油_气_煤成藏机理及分布规律_丛琳(3)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29期丛 琳,等: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成藏机理及分布规律7125
并将延长组顶面侵蚀改造,横贯盆地东西的一级甘陕古河谷和近于南北走向的宁陕、庆西、蒙陕二级古河谷将盆地南部地区分割为四个油气富集区:姬塬、演武、子午岭和靖边古高地,这种古地貌控制了侏罗系早期沉积,是形成侏罗系古地貌油藏的基础。延安组河流相砂体是形成古地貌油气藏的主要储集体,延安组早期沉积主要集中在一、二级古河床中,中后期河谷变浅,沉积范围扩大到古高地斜坡残丘区,由早期的垂向加积沉积变为后期的侧向沉积,在残丘区形成分选良好的储集砂体。深切延长组的古河谷是油气向上运移的主要通道,延安组的油源来自三叠系延长组,延安组在一、二级古河谷中的沉积直接与延长组呈不整合接触,延长组的油源沿延安组河床砂体先垂向运移后转为侧向运移至近岸古残丘、滨岸砂体之中,遇到了岩性变化带,聚集形成油气藏,受古地貌控制的差异压实构造是油气长期运移的指向,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砂层顶面起伏,形成圈闭。因此,古地形高部位是油气早期运移的指向,紧邻侵蚀面上覆地层的砂岩顶面起伏促使油气进一步富集,这是古地貌岩性油藏形成的特有地质条件。
3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天然气分布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的天然气集中分布在古生界
[16,17]
,古生界奥陶系为浅海台地碳酸盐岩沉积体
图2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单元及能源矿产分布
系,石碳-二叠纪系滨海平原碎屑岩和煤系沉积体系,该盆地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分为上、下两套含气层系。上古生界为石碳-二叠系气藏,分布在盆地的北部,为受北部物源控制的三角洲砂岩气藏,目前已投入开发的米脂、榆林、乌审旗、苏里格气田均为三角洲砂岩气藏(图2)。下古生界气藏主要分布在奥陶系古风化壳中,已投入开发的靖边气田是我国陆上第一大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储集在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古潜台岩溶中,烃源岩为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和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煤系,前者为腐泥型裂解气,后者为腐殖煤型气,二者气混源比为3 7
。
下古生界奥陶系的生烃中心位于榆林、靖边、延安一带,烃源岩为白云岩和石灰岩;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的生烃中心位于榆林、靖边、富县一带,烃源岩为泥岩和煤系;下古生界生气中心与上古生界生气中心在盆地内的叠合面积达7500km。古潜台与古潜沟有机配套形成的隐蔽圈闭是下古生界天然气最有利的储集场所。加里东运动结束了鄂尔多斯盆地海相沉积环境,地壳整体抬升,奥陶系顶面接受130Ma的风化剥蚀,形成了准平原化的碳酸盐岩古喀斯特岩溶地貌,它既有宽阔的潜台正向地貌单元,又有近等间距分布的潜沟负向地貌单元,在石炭系泥岩的封盖和奥陶系盐膏层的侧向遮挡下,
2
上一篇:病案统计室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