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橡胶工艺讲稿8塑炼混炼(10)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青岛科技大学橡胶工艺讲稿,希望对你有用!
(二)开炼机混炼的影响因素
(1)装胶容量
装胶容量需依据开炼机的规格及胶料配方特性合理确定。容量过大,使混炼分散效果降低,混炼温度升高,容易产生焦烧现象而影响胶料质量;容量过小会降低生产效率。
式中 V—装胶容量,L;D—辊筒直径,cm;L—辊筒长度;
(2)辊距
辊距一般取4~8mm为宜。辊距减小,剪切效果增大,但生热大。
(3)混炼温度
辊温过低,胶料硬度太大,容易损坏设备。辊温提高有利于降低胶料的粘度,加快混炼吃粉速度,但温度太高,容易使胶料产生脱辊现象和焦烧现象,难以操作。
辊温一般通过冷却的方法保持在50~60℃之间。但在混炼含有高熔点配合剂(高熔点古马隆树脂等)的胶料时,需要适当提高辊温;而混炼顺丁胶时,辊温不得超过50℃。
(4)混炼时间
应适当掌握配合剂的混入和分散时间,避免混炼时间过长,否则容易产生过炼现象。
(5)辊速和速比
辊速控制在16~18r/min内。辊速快,操作不安全且温度控制困难;辊速慢,混炼效率低。 速比一般为1:1.1~1:1.2。生热高的胶料应选择速比在1:1.15以下的开炼机。
(6)加料顺序
一般的加料原则是:用量少、难分散的配合剂先加;用量大、易分散的后加;为了防止焦烧,硫黄和超速促进剂一般最后加入。通常采用的加料顺序如下:
塑炼胶、再生胶、母炼胶 → 促进剂、活性剂、防老剂 →补强、填充剂→液体软化剂 → 硫黄、超速促进剂
三.密炼机的混炼工艺
优点:混炼容量大,混炼时间短,效率高;投料、捏炼、加压和排料操作易于机械化、自动化,劳动强度低,操作安全性大,配合剂损失、粉尘飞扬状况得到改善,胶料质量和环境卫生条件好。
缺点:混炼时温度较高,对温度敏感的胶料易发生焦烧,需要对排胶进行补充加工。
(一)密炼机混炼工艺操作方法
1.一段混炼法
(1)传统一段混炼法
把塑炼胶和各种配合剂逐步分次加入,每次加料后,放下上顶栓,加压程度视具体情况而定。
传统一段混炼法的混炼程序一般为:橡胶(生胶、塑炼胶、再生胶等)→ 硬脂酸 → 促进剂、活性剂、防老剂 → 补强填充剂 → 液体软化剂 → 排胶 →压片机加硫黄和超速促进剂 → 下片 → 冷却、停放
上一篇:国内大学生创业研究综述
下一篇:学前教育经验总结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