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下册复习纲要(2)

时间:2025-04-20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体系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创造了前提。

②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十月革命的目的是要消灭剥削制度,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

③十月革命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推动。

④使人类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1)严峻的形势:

①十月革命后,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发动叛乱。

②英、法、美、日等国敌视、不满、惧怕苏维埃政权,于是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2)措施: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工农红军。

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内容:a.实行余粮收集制;b.把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c.取消——切商品贸易;d.一切生活必须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 e.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结果:经过三年多的战斗。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背景: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加上天灾.导致苏俄严重的经济危机并逐渐发展成为政治危机。

(2)途径:实行新经济政策,其内容:

①在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

②在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④在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

(3)评价: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②新经济政策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欢迎,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4)苏联的成立:

①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建立,简称苏联。

②1924年初,苏联第一部宪法生效,规定苏联是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节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列宁逝世:1924年1月24日,列宁逝世。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2)工业化: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复习纲要(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