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下册复习纲要(12)

时间:2025-04-20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体系

①原因:a.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形势比较稳定;实行非军事化,可以集中搞经济建设;b.美国的扶持,援助;c.制定可行政策,在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前提下,强调按市场规律运转,注意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d.联邦德国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 ②表现:a.50年代,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期;b.60年代初,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3)欧洲共同体:

①成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②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③影响:随着力量的增长,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并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这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并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3.日本

(1)经济发展原因:

①战后,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美国的扶植和偏袒。

③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④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

⑤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⑥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军大批订货,刺激厂日本经济的发展。

(2)表现:

①l955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②60年代以来,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③80年代以后,经济稳步增长。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3)谋求政治大国地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70年代中期以后,军费逐年增加,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

4.矛盾与问题

(1)社会矛盾的缓和: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取历史教训,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以缓和社会矛盾,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存在的新问题:

①阶级矛盾仍然存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表面相对缓和,但贫富差距在拉大,阶级不满情绪也在增长,矛盾冲突时有发生,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的盛行就是典型。 ②社会危机加深。种族歧视难以消除,毒品泛滥、邪教横行,社会暴力愈演愈烈。

③极右势力沉渣泛起。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余孽难除,德国纳粹在80年代以后再度活跃。日本不断有人为侵略战争开脱,企图重温军国主义旧梦。

第三节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战后初期的苏联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复习纲要(1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