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哲学思考(2)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来,是实践使人之所以为人,因此,实践是人类的本质。在实践活动中,人一方面作用于对象,在对象上留下人的印记,从改变了的对象世界中实现和证实自己的本质;另一方面又从对象中获得知识、信息和能量等,从而丰富、充实和发展了人自身,强化了自己的本质。因此,实践是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本质规定,“实践是人的类本质或一般本质” [1] 。
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的本质,而且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就是实践活动着的存在物。第一,实践活动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人和动物作为生命本体都要依赖周围的环境,但动物对环境只有本能的适应行为,依靠本能而存在,但人却不同,人不是通过消极被动地依赖周围的环境来生存, 而是通过积极能动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而存在。第二,实践决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就是说,人首先是作为一种生命本体而存在着。那么,他必须有维持自身生命存在的物质生活资料。这种生活资料只能向自然界摄取,而自然界提供的是可能形态的摄取对象,要将其变为现实形态就要靠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自在之物”变成“为我之物”,与此同时,人的智能和价值也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体现的。因此,实践不仅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还解决人的发展问题。第三,实践活动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人正是通过实践活动与周围世界发生丰富多样的关系,表现、确证和实践着自身的存在。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也是体现
上一篇:塑胶袋(PE袋)基本知识
下一篇:坡屋面光伏发电工程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