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_张珍(7)
发布时间:2021-06-11
发布时间:2021-06-11
上升,此后,随着人均GDP的进一步增加,碳排放强度会逐渐下降,碳排放强度先上升后下降的拐点所对应的人均GDP为129314元,鉴于目前全国人均GDP远未达到129314元③(2010年为29524元),再加上当今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对各种能源需求正处于旺盛时期,因此本文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全国碳排放强度会持续上升,在人均GDP达到大概129314元后,碳排放强度会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根据目前全国人均GDP的增长速度,这个时间段大概需要二十年,但考虑到以后人均GDP实际增长速度要快于当前,因此碳排放强度下降的转折点会提前到来。第二,碳排放强度与能源消费结构(ECS)之间呈现线性或正相关的关系,这不难理解。由于本文用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例来描述能源消费结构,煤炭中含碳量大于其他含碳能源,因此,消耗的煤炭越多,碳排放越大,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碳排放强度也就越大。第三,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IS)之间呈现N型关系,三次曲线的两个拐点所对应的第二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6.59和25.08,表明在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小于16.59%或者大于25.08%时,碳排放强度均是上升趋势,而在16.59%和25.08%之间时,碳排放强度则是下降的趋势或保持一定水平不变。由于目前全国许多省份的第二产业的比重均已超过两个拐点,而第二产业比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可以推测,未来随着第二产业的比重的逐步增加,全国碳排放强度会进一步上升,减排压力日趋加大。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根据全国年均碳排放量大小将全国整体重新划分为重度、中度以及轻度排放区域,在此基础上,首先从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以及碳排放强度三个方面对上述三大区域的碳排放水平差异作一比较分析,然后通过构建广义最小二乘(FOLS)模型来实证分析三大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找出影响碳排放强度的共同因素,最后基于全国视角就碳排放强度与三大区域的共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演变关系做了探讨。具体结论如下:
(一)我国碳排放水平的现状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从碳排放总量来看,重度排放区域最大,中度排从人均碳排放量来看,重度排放区域依然最大,中度
③
与轻度排放区域的差别不大,这主要是由于重度排放区域的人口规模不足以弥补其由于过大的人口基数而拉小人均碳排放量的情况。就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来说,重度排放区域快于中度排放区域,中度排放区域快于轻度排放区域,且前两者得差距在逐渐加大,而后两者差距在逐渐缩小。碳排放强度的情况与碳排放总量的情况相类似,依旧是重度排放区域最大,中度排放区域次之,轻度排放区域最小。所不同的是,除了重度排放区域在个别年份出现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短期的波动以外,三大区域的碳排放强度基本在逐渐下降,且下降速度相差无几。
(二)三大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大同小异“大同”表现在影响三大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共同因素分别是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结构以及产业结。“小异”主要表现在能源利用效率与技术进步等构
因素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例如,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于重度排放区域减轻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对中度和轻度排放区域的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作用不明显。技术的进步明显有助于降低轻度排放区域的碳排放强度,但对于重度排放区域和中度排放区,“小异”还体现在影响因域的效果并不明显。另外
素的程度方面。就重度排放区域而言,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按程度排名依次是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对中度排放区域来说,结果是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从轻度排放区域来看,结果是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
(三)全国碳排放强度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演变关系各不相同,主要有倒U型、N型、近似线性或正相关等几种情况
具体来讲,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之间是倒U型的关系,这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一致,也与张为付等的研究结论相一致。碳排放强度首先会伴随人均GDP的增加有一个逐渐的上升过程,当人均GDP达到某个值时,碳排放强度会呈现下降趋势。碳排放强度与能源消费结构之间是近似线性或正相关的关系,这表明在人均GDP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所构之间呈现N型关系,即:随着第二产业比重的增
放区域次之,轻度排放区域最小,这是不言而喻的。占比例越高,碳排放强度越大。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
将待估系数估计值代入(6)式中,令(6)式二阶偏导等于0,求得二次曲线的拐点为129314,即为人均GDP的值,同理,可
以求得三次曲线的拐点分别为16.59和25.08,即为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