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名词解释(10)
发布时间:2021-06-11
发布时间:2021-06-11
非常详细
现代评论派
1924 年,胡适与陈西滢、徐志摩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称为现代评论派。成员多是欧美留学归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以《现代评论》为主要阵地,为美帝国主义及买办资产阶级张目,支持北洋军阀当局,诬蔑群众革命运动。1927年7月,《现代评论》迁至上海,遂由原来依附于北洋政府转而投靠国民党政权。
语丝社
得名于《语丝》周刊,创刊于1924年11月,1930年3月停刊,语丝社随之消散。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
语丝体
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着重社会批评,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机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
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代表的幽雅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小品文
1922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说“这几年来,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这一类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藏着深刻的意味;有事很像笨拙,其实却是滑稽”。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中说“取法于英国的随笔”、“带一点幽默和雍容”,是“对旧文学的示威”。
甲寅派
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1914年《甲寅》月刊在东京创刊,两年后出至十期停刊),成为章士钊(当时北洋军阀政府的教育总长兼司法总长)等宣传复古思想、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反动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很快败下阵。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莽原社
1925年成立,由鲁迅发起和领导。主要成员有高长虹、向培良,韦素园等,以创办《莽原》周刊和半月刊而得名。《莽原》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
10
上一篇: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下一篇:家庭角色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