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评价(4)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传统上,对一堂课的评价首先是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组织是否严密、声音是否洪亮有力、哨音吹得是否富有节奏感受、动作示范是否准确……做好这些方面似乎无可非议。然而,如果我们思考一下,学生究竟学到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是否在平时的教学中便于推广和实施?
3、2 “教师唱主角”的课不是好课
在平时的体育课上,特别是在体育公开课上,教师为充分显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往往充当“主角”,学生仅是“配角”。为了演好“主角”,教师则需要学生的鼎力配合。多数公开课为迎合评委的口味而精心设计,课堂上展示的是教师的个人表现能力,并不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进行。然而,我们的教学目的应该是为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满足教师的个人表现。
3、3 “只达到体能和运动技能目标”的课不是好课
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十分关注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目标是否达成,从而使这一目标似乎成了体育课程中的唯一标。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理念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学生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与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的乐趣,并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进步和发展。
3、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是好课
体育教学虽然离不开运动技能的教学,但它不等于技能教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和活动得到全面的发展。
现行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着评价内容单一、评价工具和方法单调的问题,这种评价体系损害了许多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挫伤了许多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许多学生体育学习的进步和发展,表面上看似客观,实际上对学生是不公平的。未来的体育课程将注重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提倡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
下一篇:培养方案总则2012(暂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