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12届高三化学全国高考模拟重组预测(9)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⑸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还有少量的Fe2O3,二者都会与酸反应,使pH增大,A正确;碱性太强时铝离子也会生成沉淀,若碱过量还会生成偏铝酸盐,B错误;二氧化锰和Fe (OH) 应适量,C3发生吸附共沉作用,
正确;直接向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而非活性二氧化锰,
达不到吸附共沉作用,D错误。
15.⑴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和开关K,将量气管上提,看液面高度差是否保持不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得分)
⑵ 不可行 NO会与装置中空气反应,生成NO2溶于水,使测得的NO气体体积 不准
⑶c ACDF
(4) 使量气管与干燥管两端液面相平
(5) 73.0%
【解析】氨气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水,采用排煤油法测量其体积较好;铜与稀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生成,但是生成的一氧化氮与氧气接触将生成二氧化氮,因此采用该装置无法测定一氧化氮的体积;在量气管读数时要注意,将实验装置冷却到室温、使量气管与干燥管两端液面相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5)问中第二次实验读数与其余两次相差甚远不可靠删除,两次测量取平均值,经计算1.0g镁铝合金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0.015mol氢气,则金属铝的物质的量为0.01mol,金属镁的质量分数为,1.g0
0m. o0l11.g0
g2m7o/l
100 %
。 73.0%
16. (1)3Cu+8H++2NO3- = 3Cu2++2NO↑+4H2O (2)AC
(3)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不是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 (4)
触面积是不需要列入合理假设的,由于反应物是固液体系,故压强也是不需要列入合理假设的。剩下的因素中,温度要成为影响因素的前提是反应过程中体系温度升高,这一验证过程较简单故首先完成,获得实验数据后可以获得一系列结论,如果把它放在整个实验探究中去理解可知最重要的结论是反应液温度上升不是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当探究进入到产物催化作用的研究,还是要从合理假设开始,从离子方程式看,新增的物质只有铜离子,故铜离子的影响应列入合理假设(体系中一直存在NO3,故NO3不应列入合理假设;NO不溶于水立即逸出也不应列入合理假设),另一种中间产物亚硝酸根的影响是试题提示的,然
-
-
上一篇:人教版数学必修四: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一)学
下一篇:文明礼仪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