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阳光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练习题_财政学(二(5)
时间:2025-04-27
时间:2025-04-27
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范围。
(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在收入划分比例上中央预算居主导地位,保证中央调控权和调控力度。在税收划分方法上,可以按税种、税率、分成或共享制划分。
(4)预算调节制度,即转移支付制度,有纵向调节和横向调节两种形式。
(5)体制整体相对稳定,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细节调整。
11.简述我国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基本思路。
答题要点:我国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基本思路是:
(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①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原则要具体化。②关于各级政府事权的划分,要以法律形式具体化,力求分工明确,依法办事。③各级预算主体支出职责的划分,应遵循事权与财权相一致原则,但在具体事项上则不一定完全一致。
(2)规范收入划分。①分税制与税制密切相关,税制调整了,分税及其相应的收入划分,也必须随之调整。②凡属于税源普及全国或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税种划归中央税是分税制的通则。③通过税制调整健全地方税系应列为分税制进一步完善的一项重要目标。
(3)调整集权与分权关系,主要体现在收支划分上面。从支出方看,地方支出在总支出中占较大的比重。从收入来看,中央财政收入应占主导地位。
(4)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完善分税制的重点。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途径,首先是进一步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模式,而后通过增量与存量同时并举的微调向目标模式逼近。
12.简述财政不平衡的原因。
答题要点:造成财政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有:
(1)财政不平衡具有必然性。财政收支正好相等是偶然的,财政不平衡是必然的。造成财政不平衡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经济原因,也有制度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2)外部冲击。外部冲击是指对一国国民收入有很大影响,但本国不能左右的外部事件。它是来自国际的影响因素,是不可控变量。比如,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外债成本的变动、国外援助规模的变动等,都会影响本国的财政收支状况。
新(3)无弹性税制。税收的收入弹性小于1的税制称为无弹性税制。随着生产发展,国民
收入增加,税收收入占GDP的比率下降,而财政支出一般不但不会减少反而还要增加,最终导致财政不平衡,或继续增加财政赤字规模。
(4)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影响财政平衡与否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国有企业的财政收入在财政收入总额中占很高的比重。因此,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的平衡状况。
(5)意外事件。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比如某地发生强烈地震或闹水荒旱灾),增支减收之事是合情合理的,当年财政甚至以后年度的财政平衡与否都要受到影响。
13.简述财政赤字规模的社会经济制约因素。
答题要点:财政赤字是指在某一财政年度,计划的财政收支是平衡的,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致使预算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财政赤字规模
2013年新阳光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练习题_财政学(二)参考答案第5页共6页阳光教育
下一篇:基于GIS的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