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导游词(8)

时间:2025-04-30

德清导游词

名。织里镇135.8平方公里, 1-10

辖46个行政村。1995年被建设部等11个部列为重点镇;2002年被中国服装协会命名为

“中国童装名镇”。全镇有童装生产企业5700多家,年产1.8亿件(套),产值40亿元。2003

年工业总产值达139.1亿元,目前织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童装产销基地和最具影响力的棉坯

布集散中心。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湖州的旧馆镇。旧馆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西距湖州

18公里,东离南浔16公里,南接双林,北与童装名镇织里隔河相望,318国道和长湖申航道

并行横贯全境,水陆交通便捷。全镇辖13个行政村,面积33.35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近

年来,旧馆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木地板、服装、轻纺、五金建材业已成为工业发展的主

力,是远近闻名的“中国木地板”生产基地。 各位团友,车子右前方看到的桥就是三济桥,横跨长湖申航道与318国道,它是前往南

浔的重要标志之一,建成于1989年。当时政府共耗资2000多万元对沿途(八里店、升山、

红旗、三济、东迁、建设、浔溪、南浔)8座跨河钢筋水泥桥进行大规模修整 ,三济桥就是

其中之一。

各位团友,东迁镇到了!东迁镇是唐朝设在湖州境内的一个驿站,主要是为收取酒税而

设,原址在旧馆,当时称之为旧馆驿,就是我们刚经过的地方,新址就称为东迁。东邻南浔镇,

南连马腰镇、双村镇,西接中国织里商城、湖州市中心,北接江苏吴江,濒临太湖。318国

道和长湖申线横贯全境,是湖州市接轨上海的前哨乡镇。 1-11

9.南浔镇基本情况、南浔历史人文、泰安路嘉业路 各位团友,前行不远,我们就可以到达今天的目的地:南浔镇了。南浔镇是湖州市南浔

区区政府所在地。它地处杭嘉湖平原北部,太湖之南,东与江苏苏州的吴江接壤,西距湖州

市区32公里,是湖州市接轨上海的东大门,总面积716平方公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属

典型的水网平原。

南浔历来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1991年被列为浙

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城之首。 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选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 南浔镇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已是“水陆冲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因滨浔溪河

而名浔溪,后又因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至淳祐十二年(1252)建镇,

南林、浔溪两名各取首字,改称南浔。由于蚕丝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万历至清中

叶南浔经济空前繁荣鼎盛,清末民初已成为全国蚕丝贸易中心,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

南浔半个镇”之说,南浔由此一跃成为江浙雄镇,富豪达数百家,民间俗称“四象、八牛、

七十二墩狗”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如今水乡古镇的景色风韵依旧,镇北运河东西横

延,镇中市河南北穿镇而过,河街相交桥梁通便,黛瓦粉墙绿柳拂水,组成了一幅原汁原味

的江南水乡图。南浔古镇以其格局独特、风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风淳朴而成为江南水乡众

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镇政府从82年开始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 1-12 使大批的古民宅、民居、园林等古建筑得以保存。2003年,古镇南浔与乌镇、西塘联合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已被列入预备清单。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南浔人质朴善良,具有豁然聪慧、维和积福的性格特点,又具有

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人才辈出,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明代时就有“九

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宋、明、清三朝,南浔籍进士41人,宋、元、明、清时期,浔

籍京官56人;明、清两代全国各地州县官56人。在南浔古镇上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

民国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张石铭;近代著名藏书家、嘉业堂藏书楼的主人刘

德清导游词(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