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导游词(3)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德清导游词
来深不可测,凉气袭人,人不可近,当地农民曾经试过,用毛竹一支接一支往下插,插了十
几支还不到底。十几年前一场山洪爆发,被泥石流堵了大半,虽然遗憾却少了一分危险。右
侧石壁上刻着两个大字“藏龙”,是北宋大文人苏东坡的手迹。苏东坡游遍天下名山,先在杭
州做官,又到湖州上任,这碧坞龙潭他能不来吗?“藏龙”二字寓意深刻,既点出了龙潭的
名称,又带出了一个龙潭变故的神奇故事。 当初防风氏杀掉蛟龙后,因为急着赶去开会,没有来得及下令把出现蛟龙的洞口堵上,
而冤案发生以后,人们沉浸在悲痛之中,也忘记了蛟龙捣乱的事,于是,碧坞山谷就永远留
下了一个直通太湖的“碧坞龙潭”。太湖恶龙死了以后,来了条小白龙,从此风平浪静,天下
太平。小白龙是条善良的好龙,与八洞神仙都是好朋友,有一天偶然发现洞口来到碧坞山谷,
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连忙请八仙一起来游玩,从此经常由龙潭自由进出,尽情欢乐。当地
流传着一个民谣“太湖通碧坞,龙王住山窝,山坞一滴雨,山下一条河”。说明这碧坞山谷水
流不断,地方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但是有一年入夏以后突然天象大变,连续两月滴雨
不下,庄稼枯萎,百姓饥渴,山下的村民扶老携小到碧坞龙潭来取水救命,可是连龙潭的水
也快干枯了,村民们悲怆呼喊“莫干,莫干”(也许是莫干山得名的又一说法)。小白龙在潭
底下听着于心不忍,但是没有天庭的命令是不能下雨的,情急之下抓起一根竹梢就往自己的
鼻孔刺去,随着一声巨大的喷嚏声,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老百姓得救了,可是小白龙违抗天
命,私下大雨,触犯了天条,玉帝下令四大天王,把小白龙镇压在莫干山下,并且封堵碧坞
龙潭。紧急关头,又是八洞神仙出来了,因为这次事件严重,他们请了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
一起出面,向玉皇大帝说情,陈说百姓的苦难和小白龙舍身救民的义举。终于说服玉帝,消
除旱灾,并降旨赦免小白龙。 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小白龙奋不顾身拯救百姓的壮举连观音菩萨也为之感
动,所以亲自来救小白龙。大家看,上面这座桥就叫“观音桥”,当年观音菩萨就是站在这座
桥上施法,救出小白龙的。她用杨柳枝一点,龙潭倾刻畅通,再把净瓶水一倒,顿时瀑布飞
泻,溪流奔腾。小白龙遇到水就活了,从山底下腾空飞出,拜谢观音菩萨和八洞神仙。五湖
四海的龙王爷也赶来碧坞,聚会庆贺,迎接小白龙。“九龙壁”的来历,也由这个传说。这桥
下有三道瀑布:天泉瀑、救龙瀑和龙潭瀑,都是从观音菩萨的净瓶水变来的。桥旁石壁上有
元代大书法家赵子昴的题刻“云在青天水在瓶”,以印证这段神话传奇。 穿过观音桥有两条路,一条是上山路,沿路进去有“天池”、“竹海迷宫”等野外拓展活
动区,还有一条人迹罕至的深山峡谷,目前正在规划开发中。另一条是下山路,现在我们就
要沿着这条路返回了。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条下山路确实比较陡,请大家注意脚 前面这个突出的大平台叫做“三望庐”。为什么叫“三望庐”呢?因为在这里可以“三望”。
一望,往下望:碧坞山谷犹如一幅浓缩的山水画,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眼皮底下,溪瀑的轰呜
声提醒人们这是一幅活动的图画,碧坞龙潭真龙显形,一泓瀑水从天而降,经过三折落入龙
潭,游客就象移动中的音乐符号,集中在哪里,那里就有欢声笑语。 二望:往上望:莫干山的最高峰塔山一目了然,当年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度蜜月的武林村
别墅清晰可见,一边是红砖碧瓦异国洋房,一边是悬崖瀑布龙潭传说,咫尺之遥两重世界,
真是隔山如隔世啊!
三望,往前望:茫茫竹海无边无际,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竹径曲幽似路非路,竹海送
客似舟非舟,身临其境,灵魂升华,飘飘欲仙。 各位团友,让我们都来认识一下碧坞特有珍稀植物——红豆彬杉。红豆杉又名紫杉,赤
柏松,属红豆杉科,四季常绿的大乔木。它是第四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物种,被称为植物王
国的“活化石”,是世界珍稀宝贵的濒危植物。红豆杉果实成熟时红果满枝,艳丽多姿,因酷
似“相思豆”而得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有净化空气的作用。红豆杉更可贵之处是,
它的根、茎、皮、枝、叶、果、籽,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治疗癌症、艾滋病、糖尿病、心
上一篇:IT及安全运维外包服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