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3)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整合接触说明地壳持续下降,接受连续沉积;
平行不整合接触说明地壳抬升成陆,遭受了剥蚀,沉积间断;
侵入接触说明侵入体的生成早于上覆沉积层;
4、阶地和溶洞分析法
5、地质构造分析法
根据地质构造的性质、规模等可以确定构造运动的特点和形式。
通常褶皱说明是发生了强烈的造山运动。断裂、转换断层说明地壳发生了水平拉张或挤压运动。
(六)构造运动的原因
不同学派,多家假说
收 缩 说:
核心思想:地球最初是熔融体,逐渐冷却。冷却是从外表开始的。地壳最先冷却形成,而后地球内部逐渐冷却收缩后,体积变小,这时地壳就显得过大而发生褶皱。
存在问题:地壳上的褶皱分布应是随机的,但实事上褶皱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尤其是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说明地球并非由热变冷却。
膨 胀说
热膨胀,使地壳裂开,解释了一些深大断裂、洋脊、裂谷的成因。
存在问题:无法解释大规模挤压褶皱,逆掩断层的形成。而且膨胀性应具有宇宙性,其它星球尚无发现。
脉 动 说
核心思想:由于地球内部冷热交替,导致地壳周期性 的振荡运动(脉动)受热 隆起,冷却地区坳陷。
存在问题:忽视了水平运动。同时没有冷热交替的证据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说
李四光最早提出: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导致地壳运动的重要原因。
核心思想:地质构造可分为走向近东西的纬向构造带和走向近南北的经向构造带。当地球自转加快时,由于离心力作用,地壳物质向赤道集中,相当于受到南北向的挤压,形成纬向(东西向)构造带。相反地球自转减慢时,地壳物质从赤道向两极扩散,形成经向(南北向)构造带。
地幔对流说
板块构造理论所畅导的,最早由英国的霍尔姆斯提出
核心思想:地幔物质热对流,带动驮在其上的岩石圈水平 运动。
存在问题:地幔物质能否热对流?对流的范围和规模有多大?
(七)构造运动的类型
根据构造运动发生时期划分为:
古构造运动:第三纪(25百万年)之前的构造运动叫古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西构造运动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叫新构造运动。
现代构造运动:人类历史时期以来所发生的构造运动称现代构造运动。
三、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不是完全相同的,只存在相似性。根据相似的形迹特征,将地质构造归纳成五种基本地质构造类型:水平构造、倾斜构造、皱褶构造、断裂构造、不整合构造。
上一篇:1 一、岗位安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