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

时间:2025-07-08

第八章 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解岩层的产状(原始产状、产状要素、线状构造产状要素、地层不整合的观察和研究);褶皱构造(褶皱和褶皱要素、褶皱的分类、褶皱的组合形式和叠加形式、褶皱的成因、褶皱的野外观测与研究);断裂构造(节理、断层要素和断层位移的概念、断层分类、断层形成机制、断层的野外观测与研究);

重点:要求掌握构造变形的研究方法,了解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特点主要识别方法与技术。

难点:要求掌握构造变形的研究方法,了解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特点主要识别方法与技术。

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中岩层和地块受力后产生的变形和位移的形迹。反映了某种方式的构造运动和构造应力场。

第一节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侵入岩是在地下形成,但现在大量突出地表,甚至形成高山;沉积岩,原始应水平沉积,在地表却大量倾斜、弯曲、断裂。

这些说明地壳上岩石发生了运动,发生变形、变位,改变了原来的状态。

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地壳的机械运动

运动的结果为岩石变形、变位,导致地质构造的形成。

岩石变形——地壳中岩石变改了原有的空间位置和形态。

地质构造——岩石变形的产物包括褶皱、断裂两大类。

综上所述,构造运动(地壳运动)是指由地球内部动力引起的固体地球表层的机械运动。 构造运动造成岩石的变形与变位,形成一系列的地质形迹,岩层的倾斜、岩层的褶皱、岩石中产生断裂(有的断裂是拉张型的,有的则是剪切型的等等),这一系列由构造运动造成的岩石变形与变位的地质形迹,称为地质构造。

二、构造运动

(一)构造运动的形式:

水平运动(造山运动)

垂直运动(造陆运动)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1、水平运动

地壳或岩石圈物质大致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进行的运动,叫水平运动。

2、垂直运动

地壳或岩石圈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叫垂直运动,也叫升降运动。

从全球的构造运动来看,究竟是以水平运动为主还是以垂直运动为主,常在争议,很长一段时期内争论不休。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学派:

固定论: 传统的大地构造理论,以地槽—地台说为代表。

主要观点:地壳以垂直升、降运动为主导,大陆基底位置从未改变,仅有海陆面积的扩大或缩小。

※活动论: 以近代的板块构造理论为代表。

主要观点:构造运动以地壳的水平运动为主导,垂直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的,地史中,大陆曾发生过不断的水平运动,地质构造 主要是水平运动产生的。

(二)构造运动的表现

水平运动的表现:

大陆漂移学说:1912年魏格纳的提出

证据:海岸线弯曲形状、古生物化石、地质构造、 古气候。

50~60年代,古地磁、海底调查、地震台网以古 生物、古气候等研究进展证实了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的表现

垂直变位

指岩石圈沿地球半径方向发生的位移。

实例:意大利塞拉比斯古庙的遗迹

垂直升降造成的地貌:

河流阶地

准平原、夷平面

垂直运动在地层中的反映

沉积厚度和沉积环境的变化

沉积环境反映垂直升、降变化

沉积厚度 反映岩石圈升降的幅度

地层的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 岩石圈缓慢下降

不整合接触:显著的升降和水平挤压作用

平行不整合:显著的升降

岩石的变形:

地壳运动的结果为岩石变形、变位,导致地质构造的形成。

地质构造——岩石变形的产物包括褶皱、断裂 两大类。

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壳结构的改变和物质的变位。

地球表层所发生的一系列构造运动是地球内部物质的不均衡运动的结果。

在某个地方发生了拉张,必定在其相邻的地方发生了挤压;在某个地方发生了抬升,必定在其周围地区发生了下降。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总是破坏了一个平衡,在逐渐趋向新的平衡,而在这里的新平横建立的过程中,又破坏了邻区的平衡,从而使地球表层不断地发生着运动。

(三)构造运动的速度和幅度

第八章 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