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6)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含内容及其准确性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会有更多企业信息进入模型,拟合模型的准确性也会随之提高。
和F'7作为最终指标进行分析,前七个主成分的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了77.609%。
三、实证研究
A石化公司是某省的地方炼油企业,其上游供货商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B分公司。中石化B分公司每月按照原油指标给与A石化公司稳定的原油供应,A石化公司进行炼制生产。A石化公司与上游供货商中石化B分公司采取预付货款的方式。由于A石化公司存在预付货款的资金需求,向银行申请基于预付货款的供应链金融融资,用于向上游中石化B分公司预付货款。
按照A公司的公司状况,财务状况及交易状况对其进行初始评分。
1. 计算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企业的守约概率根据A公司情况为其打分,如表4所示。
表4 A公司评分(供应链金融模式)
三级指标
领导素质C1 职工素质C2管理素质C3财务披露质量C4经营周转能力C5销售利润率C6净资产收益率C7流动比率C8速动比率C9
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得出守约概率的表达式为
p=
1
0.694+0.690F1+0.499F5
(3)1+e
′
′
F'5分别为:先对C1到C15进行标准化,再计算出F'1、
F'1=-0.9547; F'5=-0.9739,将上述结果代入公式(3)得出:
p=
1
0.694+0.690F1′+0.499F5′ =0.389191+e
概率P值38.919%,说明A石化公司的守约概率为38.919%,信用状况较差,银行难以为其授信。
评分
471074710410
评分
74770100410
三级指标
资产负债率C10
企业营运能力现金流
与流动负债比率C11利息保障倍数C12销售收入增长率C13净利润增长率C14总资产增长率C15 信用等级C16 行业地位C17销售利润率C18
评分
7047 10101077
三级指标
速动比例C19 价格稳定性C20变现能力C21 质物易损程度C22 行业增长率C23行业环境C24交易年限C25交易频度C26违约率C27
3. 小结
通过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和传统融资模式下的信用评价体系的对比可知,A企业如果按照传统授信模式,由于信用水平不高,守约概率只有38.919%,很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这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但是,供应链金融信用评价体系更为全面地评价了中小企业,从专注于对中小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的评估,从对中小企业静态财务数据的评估,转变到对整个交易过程的动态评估,更注重其单笔交易的自偿性。A企业由于与核心企业(即上游供货商中石化B分公司)有较稳定的业务往来,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守约概率为87.079%,银行可以为其授信。因此,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既正确评价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银行可以通过对融资项下资产的有效控制,规避大部分风险,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首先对C1到C27进行标准化,再计算出F1、F2、F3、F8、F9分别为:
F1=-0.91364;F2=1.75525;F3=-0.71896;F8=-0.00172;F9=-0.76100
将上述结果代入下式得出
:
=0.87079
概率p值为87.079%,说明A石化公司的守约概率为87.079%,信用风险较小。
2. 计算传统模式下企业的守约概率
传统模式只考虑企业自身情况(如企业素质、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等)为前16个指标。仍以102个数据为样本,按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方法算出其概率守约概率。
F'2、F'3、F'4、F'5、F'6主成分分析法结果为:选取F'1、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分析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基础上,提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信用风险评价模型,进一步通过比较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和传统银行授信模式下的中小企业守约概率的不同,揭示供应链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并提出应加强对客户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从而有利于对现有信用评价体系的修正和完善,提高其准确性。
上一篇:3-2美容皮肤科规章制度
下一篇:小学语文第三册听写词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