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

时间:2025-04-20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

○ 熊 熊 马 佳 赵文杰 王小琰 张 今

摘要 以往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主要是把单个企业作为主体,关注企业的财务数据,而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对中小企业风险的认识和评价则换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研究了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提出了考虑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减少目前对供应链金融业务评价大多依靠专家评价的局限,并通过比较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和传统银行授信模式下的中小企业守约概率的不同,揭示了供应链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并提出应加强对客户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从而有利于对现有信用评价体系的修正和完善,提高其准确性。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风险评价;守约概率

(70603021)、教育部博*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士点基金(20060056013)资助

合,提升商品供应链的核心竞争能力,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银行主要通过资金(贷款、保理等)、银行信用(承兑、保函、信用证、保贴函等)、服务(结算与增值服务、账户管理、公司理财等)等进入供应链,借助对大企业支付能力和强势信用支持等方面的评估,为其配套中小企业的存货或应收账款进行质押融资,解决供应链资金缺口和信用失衡等问题,实现物流企业、中小企业和银行三方共赢的局面。

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授信的主要原因是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比较低,财务指标难以符合评判标准以及可抵押资产少等,而供应链金融模式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更关注中小企业整个供应链的交易风险,对风险的评价不只是对主体进行评估,而是更多地对交易进行评估,通过依赖交易对手(核心企业)的资信、供应链的整体实力,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获得提升。这样既准确评价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目前,国内外各银行已经在此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

国际上银行巨头已采取了一系列金融创新和业务运作手段。2005年,JP摩根收购了美国物流公司Vastera,以期完善其在供应链上的金融服务。渣打银行用自己开发的模型给供应商和买方之间的关系设置信用值,无需传统担保就可以向企业及其供应商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Aberdeen Group的报告提到,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花旗银行等多家银行也正在开发“供应链金融”服务。法国巴黎银行、荷兰万贝银行等对大宗商品提供融资服务、以销售收入支付采购贷款等服务。此外,并不仅仅只有银行看到了贸易融资中的新机遇,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也创立了自己的

引言

近年来,银行业的竞争形势不断发生变化,商业银行传统收入来源──利差不断缩小,拓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竞争正在不断升温,各银行纷纷加快了金融产品的研发,充分利用供应链和中小企业的特点开发而成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方式。国际知名的金融顾问和咨询公司TowerGroup对供应链金融做出如下定义:供应链金融是以发生在供应链上的商业交易价值为基础,设计一系列的为供应商提

[1]

供流动资本融资和现金流的解决方案。推出供应链金

融的目的在于:银行将资金或信用注入供应链,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供—产—销”流转畅顺、链条稳固,以实现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高度契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