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性(8)

时间:2025-07-07

北方农牧交错带乡村性

第9期马力阳,李同昇,李婷,等: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性空间分异及其发展类型133平指数为基础,将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发bilityandruralityindicatorsforregionaldevelopment[J].展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发达均衡型、欠发达均衡型Computers,EnvironmentandUrbanSystems,2015,49(1):98和非农主导型4种类型,不同类型区未来的发展方-114.

[13]MartinPhillips.BaroqueruralityinanEnglishvillage[J].

向和重点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JournalofRuralStudies,2014,33(1):56-70.

第四,综合来看,本文采用用定量分析方法,对[14]张荣天.转型期长江三角洲乡村性测度及其空间格局分析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乡村性及其空间类型进行宏[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2):204-208.观尺度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15]孟欢欢,李同昇,于正松,等.安徽省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论,未来还需从以下方面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①空间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4):144-148,185.

[16]龙花楼,刘彦随,邹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

深入挖掘乡村性和乡村发展的内涵,综合运用定性乡村性评价[J].地理学报,2009,64(4):426-434.判断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农牧交错带乡[17]陈阳,李伟芳,马仁锋,等.浙江省乡村性空间分异及其影响村性空间分异特征与规律;②研究尺度需要进一步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4,34(12):133-139.细化,要在深入解析当前城乡剧烈转型对乡村性影[18]李孝坤,李媛,成国积,等.重庆三峡库区县域乡村性评价

[J].经济地理,2013,33(6):125-131.

响的基础上,基于乡镇和村域等微观尺度,探讨乡[19]周玉玉,马晓冬,赵彤.徐州市镇域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村性空间分异特征,划分乡村发展地域类型,提出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6):728-732.优化发展模式;③需要进一步探讨北方农牧交错带[20]赵松乔.察北、察盟及锡盟——一个农牧过渡地区的经济地乡村性时空过程,对比不同时期乡村性空间分异特理调查[J].地理学报,1953,19(1):43-60.

[21]朱震达,刘恕,杨有林.试论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沙漠化土

征及其演化规律,分析差异化形成的原因的内在机地整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J].地理科学,1984,4(3):197-理,促进北方农牧交错带城乡统筹发展和可持续206,294-295.

发展。[22]田广金,史培军.中国北方长城地带环境考古学的初步研究

[J].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2):44-51.

参考文献:[23]程序.农牧交错带研究中的现代生态学前沿问题[J].资源科[1]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53(4):79-85.学,1999,21(5):3-10.

[2]李红波,张小林.乡村性研究综述与展望[J].人文地理,2015[24]赵哈林,赵学勇,张铜会,等.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

(1):16-20,142.其生态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5):739-747.[3]陆大道,樊杰.2050:中国的区域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5]王静爱,徐霞,刘培芳.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与人口

2009.负荷研究[J].资源科学,1999,21(5):21-26,10.[4]刘彦随.中国新农村建设地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6]王富喜,毛爱华,李赫龙,等.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

2011.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1):1323-[5]龙花楼.中国乡村转型发展与土地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1329.

社,2012.[27]韩增林,张云伟.东北地区经济综合发展能力时空差异分析[6]LiuYS,LongHL,LiXB,etal.Buildingnewcountrysidein[J].经济地理,2010,30(5):716-722.

China:Ageographicalperspective[J].LandUsePolicy,2010,[28]黎夏,刘凯.GIS与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27(2):457-470.学出版社,2006.

[7]龙花楼,刘彦随,张小林,等.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新近进[29]龙冬平,李同昇,苗园园,等.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时空演变

展[J].地理学报,2014,69(8):1145-1158.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4):517-530.[8]李裕瑞,刘彦随,龙花楼.黄淮海地区乡村发展格局与类型[30]李晓越,李同昇,龙冬平,等.西北地区农民收入差异的时空

[J].地理研究,2011,30(9):1637-1647.演变及影响因素——以陕甘宁县域为例[J].干旱区地理,[9]ClokeP.AnindexofruralityforEnglandandWales[J].Region-2014,37(3):620-629.

alStudies,1977,11:31-46.[31]靳诚,陆玉麒.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10]VickiHarrington,DanO’Donoghue.RuralityinEnglandand[J].地理学报,2009,64(6):713-724.

Wales1991:AReplicationandExtensionofthe1981Rurality[32]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Index[J].SociologiaRuralis,2002,38(2):178-203.社,2002.

[11]MichaelWoods.Deconstructingruralprotest:theemergence[33]朱彬,马晓冬.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与类型划分

ofanewsocialmovement[J].JournalofRuralStudies,2003,[J].人文地理,2011,120(4):66-72.

19(3):309-325.[34]曾丽云,韦素琼,耿静嬛.2004—2008年福建省制造业空间[12]SimoneCaschili,AndreaDeMontis,DanieleTrogu.Accessi-结构及变化分 …… 此处隐藏:81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性(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