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性(3)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北方农牧交错带乡村性
128经济地理第35
卷
1.31.3.1研究方法法[26-27]
1.3.2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指标体系及权重见表1。
关于①乡村性指数计算RI乡村性指数的算法大致可分为两种思路。(RuralityIndex,RI)计算。一种是基于目前,
地区都可以看成是乡村和城市的统一体[1]这一思analys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规的空间位置、,ESDA)发现隐含的空间关系等的一系列技是描述和显示空间分布、(exploratoryspatial识别非常data路,乡村性指数的高低以城市为参照单元,通过地术的集合,是GIS高级分析操作中一个很重要的应区的城市性来反演出乡村性[14]。另外一种思路是直用步骤[28],目前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已经较为成接“就乡村论乡村”,通过选取反映乡村发展水平的熟。ESDA可分为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本文主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线性加权和法计算乡村要通过地统计分析的GlobalMoran’sI和Getis-Ord性指数[16]。两种思路各有利弊,本文为了体现乡村G*统计量,分别从全局和局部两个维度来测度我国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及重要性,用乡村发展水北方农牧交错带乡村性的空间关联特征,探索其空平占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的比值来表示乡村性指数,间集聚特征及冷热点分布[29-31]
采用线性加权的方法来计算得到乡村性指数值:1.3.3
Xn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clusteranalysis)是乡村发展类型划
j=∑wijxij(2)
i=1分的重要环节。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样本自
Yn
j=∑wijyij(3)身的属性,用数学方法按照某些相似性或差异性的
i=1指标,定量地确定样本之间的亲疏关系,并按这种
RIYj
j=(4)亲疏程度对样本进行聚类[32]。根据聚类过程的不
j同,狭义的聚类分析可分为两类:①快速聚类
式中:Xj和Yj分别为第j个县域的县域综合发展水平(Quickcluster),也叫k-均值聚类;②系统聚类,即和乡村发展水平;xij和yij分别表示第j个县域的县域层次聚类(Hierarchicalcluster)。由于本研究样本量综合发展水平和乡村发展水平指标中第i项指标的较大,运算量大,不宜使用层次聚类法,故选择k-均标准化值;wij为分别对应的权重;RIj为县域j的乡村值聚类划分乡村性类型。快速分类根据最终分类的性指数。个数K随机选取K个初始的聚类中心,不断迭代,直
到达到目标函数的最小值,即得到最终的分类结
科学性、②指标体系与权重。系统性、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遵循可比性以及数据可获得性果,将数据分为K类[33]。基于空间距离测度的k-均的原则,同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8],在此基础上值聚类法的计算公式为[34]:
根据变化的乡村发展情况,构建了包括2个一级指
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县域乡村性指数评价指标体Cj(t+1)=j∑Si(5)
S∈t
iDj
系。为了避免主观判断对结果的影响,采取熵值式中:j=1,2,…,k;Nj为第j个聚类域中包含的样本
表1县域乡村性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Tab.1Assessmentindicatorsonruralitybasedoncountryscales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计算方法
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地区GDP/年末总人口(元/人)
(x2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年末总人口(元/人)权重经济发展水平(x1地方财政能力居民消费水平(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末总人口(元/人)0.1289
居民储蓄水平(x4)地区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末总人口(元/人)0.1328
教育水平(x5)普通中学在校人数/年末总人口(%)0.1455
信息化水平()x6固定电话拥有户数/年末总人口(户/万人)0.1592
医疗水平(x7)医疗机构床位数/年末总人口(床/万人)0.1432
乡村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y1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kWa/hm2)0.1487
化肥使用效率(y2)农业总产值/化肥折纯使用量(万元/t)0.0963
耕地资源禀赋(y3)常用耕地面积/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hm20.1169
农业劳动生产率()y4农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万元/人/人))0.1126
农业土地生产率(y5)农业总产值/概耕地面积(万元/hm2)0.1080
农民收入水平(y6)农民人均纯收入(元)0.0888
一产就业水平(y7)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农业从业人数(%)0.1563
农村用电水平(y)农村用电量/农村总人口(kW·h/人)0.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