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时间:2025-04-24

中药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规程

一、简介

中药保留灌肠法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有肛门注入法和直肠滴注法。

二、适应症

适用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功衰、带下病、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慢性痢疾等疾病。

三、禁忌症

1、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后或大便失禁病人禁用。 2、下消化道出血、妊娠妇女等禁用。

3、急腹症、肠道手术、肠伤寒、严重心脑疾患。 四、用物准备

1、中药直肠滴注法 治疗盘、灌肠筒或输液器一套、弯盘、肛管(14~16号)、石腊油、棉签、止血钳、输液架、橡皮单、治疗巾、水温计、中药汤剂、量杯或量筒、卫生纸、必要时备屏风等。

2、中药肛门注入法 治疗盘、量杯、50 ml注射器、肛管(14~16号)、温开水、弯盘、橡皮单、治疗巾、石腊油、卫生纸、棉签、水温计、中药汤剂、必要时备屏风等。

五、操作步骤

(一)中药直肠滴注法

1、灌肠前嘱病人排尽大、小便。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合作。 3、视病变部位协助病人取左侧或右侧卧位,用小枕抬高10 cm,垫上橡皮单和治疗巾,露出肛门。

4、测量药液温度(39℃~41℃)入输液瓶或灌肠筒内,挂在输液架上。润滑肛管前端,肛管连接输液管,排气后夹住肛管,轻轻插入

直肠约10~15 cm,松开血管钳,调节滴数。

5、药液滴完,夹紧输液管,拔出肛管,用卫生纸轻揉肛门处,帮助衣着,整理床单位。嘱病人保留1小时以上。

6、整理用物,归还原处。 (二)中药肛门注入法 1、灌肠前嘱病人排尽大、小便。

2、备齐用物,协助床旁,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合作。 3、视病变部位协助病人取左侧或右侧卧位,用小枕抬高10 cm,垫上橡皮单和治疗巾,露出肛门。

4、润滑肛管前端,用注射器吸取药液,连接肛管,排气后夹住肛管,轻轻插入直肠约 10~15 cm,松开止血钳缓缓注入。注毕灌入温水5~10 ml,夹住肛管,轻轻拔出,放于弯盘中,用卫生纸轻揉肛门处。整理床单位,取舒适卧位。嘱病人保留1小时以上。

5、整理用物,归还原处。 六、注意事项

1、操作中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腹部保暖。

2、中药保留灌肠前应先了解病变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和肛管插入的深度,灌肠前让病人排空大便,必要时可先行清洁灌肠。

3、药液温度应保持在39℃~41℃,过低可使肠蠕动加强,腹痛加剧,过高则引起肠粘膜烫伤或肠管扩张,产生强烈便意,致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吸收少、效果差。

4、为使药液能在肠道内尽量多保留一段时间,对所使用药物刺激性强的病人可选用较粗的导尿管,并且药液一次不应超过200ml,可在晚间睡前灌肠,灌肠后不再下床活动,以提高疗效。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规程流程图

中药保留灌肠操作规范及流程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