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及技术分析(四)(14)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股票基础知识及技术分析
如负乖离率太大一般,待股者亏累颇重,买意自然产生,股价容易出现反弹,因此,是买进信号。
涨跌比率由于计算繁复,较不为投资者所重视,但据笔者长期使用与观察,台湾证券市场却适合采用,是研判大势变动极佳指标,读者若采用,颇能掌握股价趋势,是短线进出者之良伴
读者需特别留意的是,乖离率、腾落指数、涨跌比率所出现的买进时机与卖出时机都是将当时股价变动情形用数字加以表现,上涨与下跌离谱,超乎常情时,就是买点与卖点。但是股价变动亦是一种群众运动,当投资人为股市疯狂大涨或大跌不能自制时,争先抢进或卖出,这种群众行动并非采取行政措施就能使群众在三两日内冷静下来的。此时,各项数字之效力亦丧失,也就是说,若投资人从经验中了解,当时的上涨或下跌超乎常理时,就应暂不理会各项技术操作方法所显现的卖出时机与买进时机,以免丧失往后一段狂涨行情,抑或在狂跌行情里被套牢。
所幸,这种超乎常理的上涨或下跌大行情并不多见,因此,由乖离率、涨跌比率、腾落指数所显示的买进时机与卖出时机仍具意义,有效性高。
第八节短期、中长期与长期程动平均线重要转点实例
(1973—1983)
前七节中,我们分别解释了移动平均线重要观念,如波动趋势、买进与卖出时机、转点、助涨与助跌等,此地再补述对涨与对跌现象。股价上升或下跌,以10日平均线为例,当转点出现后,股价继续一段上升或下跌行情,使10日平均线亦继续上升或下跌,此种现象称为对涨或对跌,出现于强势行情或弱势行情。 经过前几节的介绍,读者必然了解抓住移动平均线的转点就如打到蛇身七寸之处一样,控制买进时机与卖出时机,乃是运用移动平均线操作的必要条件。因此笔者将1973—1983年完整的股价指数图、10日移动平均线(代表短期)、25日与73日移动平均线(代表中长期)、292日移动平均线(代表长期)的转点收录于此供读者参考与研究。从下面开始依年次介绍股价与各种移动平均线转点之关系。
这是一个大多头年,股价指数自年初232点涨至514点。其间10日线、25日线、73日线均曾有助涨与对涨现象,助跌与对跌现象则很少出现,转点则以292日线出现下跌绝对转点最重要。
(1)1月底股价上涨,2月9日股价指数为263.20点,距10日线正乖离率超过5%,而距25日线正乖离率亦超过8%,是卖短时机。2月12日指数接近10日线,由于助涨作用,股价再度上升。
(2)3月中旬股价再度上涨一段,4月10日股价指数为355.13点,距10日线正乖离率达8%,而距25日线亦超过15%,这种乖离程度表示买意达到最高潮,是卖出时机。4月16日—18日季线(73日线)下跌转点出现,因为18日当天指数为355.13点,而73天前指数为230.06点,并且自此上升120点,对涨成本高,自然不利于多头,卖压产生,股价开始回档。
(3)4月27日指数为313.53点,距10日线负乖离率达9%,超过4.5%甚多,距月线(25日线)8%,亦超过7.5%,形成买短时机。
(4)5月9日指数为311.57点,距月线负乖离率超过7.5%,是买进机会。14日股价上升至10日平均线上方,而股价指数10天前开始扣低点数,成本降
下一篇: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