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药物现状与产业发展前景(9)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 .
4. 我国抗体药物的研究和产业化现状
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科学家就利用杂交瘤技术成功开展了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工作,截止目前已经获得了一大批针对各种抗原的鼠源性单克隆抗体。这些抗原主要有:(1)细胞表面抗原,如血型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膜受体等。(2)肿瘤相关抗原,如胃癌、肝癌、大肠癌、结肠癌、肺癌、卵巢癌、脑胶质瘤、乳腺癌等。(3)病原微生物:如流感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病毒抗原;痢疾杆菌脂多糖,沙门氏菌等细菌抗原;恶性疟原虫、血吸虫等寄生虫抗原;大肠杆菌内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等微生物毒原抗原。(4)其它抗原,如细胞因子、酶、血浆原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激素等。针对上述抗原的鼠单抗大部分被用于实验研究,如抗原分类、鉴定和功能研究、抗原基因克隆、蛋白分离纯化等,有一部分抗体用于检验、疾病诊断、预后判断等,少部分鼠单抗也被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研究。
1987年,“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将抗体导向药物作为一个专题,开展了针对肝癌、肺癌、胃癌、白血病的导向药物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在实验室和动物模型上评价了以鼠抗体为载体的同位素—抗体、药物—抗体和毒素—抗体等导向药物的治疗作用,并逐步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如抗T细胞免疫毒素经SF DA批准后用于异基因骨髓移植时清除供体骨髓中成熟T细胞,以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99m Tc标记人小细胞肺癌单抗2F7的F(ab’)2片段放射免疫诊断试剂盒已经过国家SFDA批准进入临床研究。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科学家紧跟世界抗体工程研究的最新研究动向,开始了基因工程抗体的研制。首先,开展人-鼠嵌合抗体的研究,成功地获得了抗CD3人-鼠嵌合抗体。以后,又利用CDR区移植的方法获得抗CD3改形抗体(或称重构抗体)。随着基因操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许多实验室成功地获得针对各种抗原,如VEGF、C EA、TNFa等的人-鼠嵌合抗体和各种单链抗体。九十年代后又开始了双特异性抗体和其它小分子抗体的研制,如SZ-51Hu-scuPA双特异性抗体,它兼有抗人活化血小板特性和纤溶酶原激活剂特性的双重功能,成为导向溶栓剂,与单独的uPA进行比较,溶栓效率提高4倍。其它的双功能抗体有抗Her2/neuFab-IL-2,抗Her2/neu-抗CD16等。完成了Diabody和Minibody等小分抗体的研究,如C D20/CD3Diabody。
word . .
下一篇: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