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_第二课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设计学情(3)

时间:2025-07-08

历史的巨轮缓慢推移,到了近现代我们的画家往往是不甘寂寞,美术家的自画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与他们“面对面”对话的机会。下面请同学们对比欣赏一组东西方画家的自画像

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

(1)力图“回归正道”的丢勒(1471—1528 德国)与中世纪基督像(展示自画像)

教师:三幅画面哪幅是画家?

生:都是或其中一幅是;三幅画面人物相似、、、

教师:自画像在16世纪的欧洲并不普遍,丢勒创作的一系列自画像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件非常哥特式的举动。丢勒游历欧洲在意大利亲身感受了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渗入创作,对宗教改革态度鲜明(自画像的构图采用基督教画像的正面构图)他塑造了德国社会改革的推动者和真理的捍卫者。通过这面理想形象发表自己的政治宣言。他的故乡纽伦堡更是由政府为其塑造了第一座画家的公共纪念碑。丢勒也被称为“自画像之父”。个人定位:自比“神的化身”力图回归正道,坚持画家的尊严。

(2)勇于“标新立异”的金农(1687—1763 清)(展示金农《自画像》书法《漆书》)

请同学们欣赏金农的自画像与金农的书法——“漆书”(什么感受?)

生:形象怪异

教师分析原因:金农,扬州八怪之一,50过后开始作画,诗书入画,善化梅竹,书法自成一家,开辟了肖象画的新领域。郑板桥称:扬州只有金农好。

书法:自创“金农漆书”(隶书的变形)笔法古朴浑厚,棱角分明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人物:特征准确,下笔大胆

书画:梅竹影响最广(树干粗拙,质朴苍老。诗书画印合一)

个人定位:不趋时流,不干名誉。

高中美术_第二课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设计学情(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