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_第二课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设计学情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设计
编辑:
一、教材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新课程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湖南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其编写的结构和基本思路上非常明确地体现了这样的教育理念:从文化的角度思维,在生活的境域里发现。
本教材分为上下篇:上篇是鉴赏方法和美术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下篇是与自我、社会、自然相关联的一些主题研究。本课是教材下篇第三单元《灿烂的美术世界》――美术与自我、社会这一章节中的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内容主要处理的是美术家的自我认同和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画像的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自画像的基本知识。
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自画像中自我意识的表达,并学会联系美术家的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认识美术作品,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感受、讨论、分析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学会根据画面内容来认识、分析和阐释美术作品的能力。即学会欣赏的方法,锻炼敏锐的观察力,提高
学生对审美评价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自我的审视,帮助更好的汲取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肖像画的喜爱之情,
从而使学生能主动的积极地走进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画家在自画像上表达的情感、想法。
教学难点自画像如何成为美术家内心的一种独白
三、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同学们平时有没有照镜子的习惯?照镜子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学生发言:····
上一篇:盲人导向仪说明书
下一篇:项目建议书(新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