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模拟试题2

时间:2025-04-20

高中地理必修3期末模拟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区域

A.都有明确的界限 2.区域的特征有

①整体性 A.①②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

④开放性 C.③④

D.①②④

B.②③

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1回答3~6题。 3.

A.海拔 B.热量 4.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5.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30C.水分 D.土壤

40C. 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6.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7.图2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图2

A.玩具制造

图1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8.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①劳动力因素 ②国际援助 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 ④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

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9~11题。

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1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11.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据此回答12~13题。 12. 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气候变暖

B. 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13. 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D.干旱和大风现象 14. 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设巨大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

读图3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15~17题。 15.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丙 乙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16.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18.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A.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B.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图3

C.进口木材,成本低 读图4,回答19~22题。

19.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A.水源 B.地形 C.光照 D.土壤

20.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 21.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太阳能、水能 B.风能、石油 C.太阳能、石油 D.水能、天然气

22.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回答23~25题。 23.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A.北部地区 A. B. C. D. 条件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26. 汶川地震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27~28题。

27.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 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D. 为商业网点选址 28.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 此处隐藏:228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模拟试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