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水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5-05-01
时间:2025-05-01
结合屋面防水工程的现状,从多个方面对屋面易出现渗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于解决屋面防水工程质量低下的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建工论坛◇2011年第23
期
浅谈防水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宋玲玲黄宣浩
(上蔡县质量监督站河南上蔡
463800)
【摘要】防水工程建筑防水主要指房屋建筑物的防水。建筑防水的作用是防止雨水,地下水,工业与民用给排水等,对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渗透侵入,而从建筑材料上和构造上所采取的措施。笔者就防水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防水工程;质量通病;原因;防治措施当前,在建筑工程中,上述各部位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现象,已成为房屋建筑中最突出的质量通病之一,群众对此反映极为强烈,应尽快采取有效、可靠的防水材料和技术措施,保证建筑物各部位免受水的侵入和渗漏水现象,保证建筑物具有良好、安全的使用环境、使用条件和使用年限。因此,建筑防水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1.4.1产生原因
(1)女儿墙、山墙、檐口,天窗、烟囱根等处细部处理不当,卷材与立面未固定牢或未做铁皮泛水。
(2)女儿墙或山墙与屋面板未牢固拉接,温度变形将卷材拉裂;转角处未做成钝角;垂直面卷材与屋面卷材未分层搭接;或未做加强层;或卷材卷起高度过小或过高,粘贴不牢,或未用木条压紧。
(3)出檐抹灰未做滴水线或鹰嘴,或卷材出檐太少。
(4)天沟未找坡,雨水口的短管未紧贴基层,水斗四周卷材粘贴不严实或卷材层数不够,缺乏维护,雨水管积灰堵塞,天沟积水。
(5)转角墙面未做找平层,卷材直接贴在墙上,粘结不牢.或施工粗糙,基层不平,造成卷材翘边、翘角、漏雨。
1.4.2防治措施
女儿墙、山墙、檐口、天沟以及屋面伸出管道等细部处理,做到构造合理、严密;女儿墙、山墙与屋面板拉接牢固,防止开裂,转角处做成钝角。垂直面与屋面之间的卷材应设加强层并分层接槎,卷材收口处,用木压条钉牢固并做好泛水及垂直面、绿豆砂保护层;出檐抹灰做滴水线或鹰嘴;天沟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找坡;雨水口要比周围低20mm,短管要紧贴在基层上,雨水口及水斗周围卷材应贴实,层数(包括加强层)应符合要求;转角墙面做好找乎层,使其平整;对防水层定期维护。处理方法:将开裂或脱开卷材割开,重铺卷材,其他可针对原因进行处理。
1.卷材屋面防水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1开裂
开裂即卷材防水层沿预制板支座、变形缝、挑檐处出现规律性或不规律性裂缝。
1.1.1产生原因
(1)屋面板板端或屋架变形,找平层开裂。(2)基层因温度变化而收缩变形。(3)吊车振动和建筑物不均匀沉陷。(4)卷材质量低劣,老化脆裂。
(5)沥青胶韧性差,发脆,熬制温度过高,老化变脆,等等。1.1.2防治措施
在预制板接缝处铺一层卷材做缓冲层;做好砂浆找平层,必要时在找平层上设置分格缝;严格控制原材料和铺设质量,改善沥青胶配合比,控制沥青胶的耐热度,提高柔韧性,防止过早老化。处理方法:在开裂处补贴卷材。
1.2卷材鼓泡
指防水层表面出现大量大小不等的鼓泡、气泡,局部卷材与基层或下层卷材脱空。
1.2.1产生原因
(1)屋面基层潮湿,未干就刷冷底子油或铺卷材,基层窝有水分或卷材受潮,在受到太阳照射后,水分蒸发,体积膨胀,造成鼓泡。
(2)基层不平整,粘贴不实,空气没有排净。
(3)卷材铺贴扭歪、皱褶不平,或刮压不紧,雨水潮气侵入。1.2.2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基层含水率在6%以内,避免雨、雾天施工;防止卷材受潮,加强操作程序和控制,保证基层平整、涂油均匀、封边严格,各层卷材粘贴必须严实,把卷材内的空气赶净;潮湿层上铺没卷材,采取排气屋面做法。处理方法:将鼓泡处卷材割开,采取打补钉办法,重新加贴小块卷材护盖。
1.3沥青发脆、龟裂等情况1.3.1产生原因
(1)沥青胶的选用标号过低。
(2)沥青胶配制时,熬制温度过高,时间过长而使沥青碳化。(3)沥青胶涂刷过厚。
(4)未做绿豆砂保护层或绿豆砂撒铺不匀。1.3.2防治措施
根据屋面坡度、极端最高温度合理选择沥青胶的标号,逐锅检验软化点;严格控制沥青胶的熬制和使用温度,熬制时间不要过长;做好绿豆砂保护层,免受大气作用;减缓老化,做好定期维护修理。处理方法:清除脱落绿豆砂,表面加做保护层。
1.3.3防治措施
变形缝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施工,铁皮安装注意按水流方向搭接,做好泛水并钉装牢固,缝隙填塞严密;变形缝在屋檐部分应断开,卷材在断开处应有弯曲以适应变形伸缩缝需要。处理方法:变形缝铁皮高低不平,可将铁皮掀开,将基层修理平整,再铺好卷材,安好铁皮顶罩(或泛水),卷材脱开、拉裂按“开裂”处理。
1.4尿墙
指女儿墙,山墙、檐口,天窗、烟囱根等处渗水漏雨。
2.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1开裂砂浆、混凝土防水层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裂缝,造成屋面渗漏。
2.1.1产生原因
(1)防水层较薄,受基层沉降、温差等变形变化的影响,而引起防水 …… 此处隐藏:351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高中地理必修三期末模拟试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