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汽车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B 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液力变矩器
1.液力偶合器2.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液力变矩器的工作特性 4.液力变矩器的种类 5.液力变矩器的锁止机构机电工程系 彭高宏
汽车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液力偶合器液力偶合器的组成:主动元件:
泵轮:泵轮刚性连接在外壳上,与曲轴一起旋转。从动元件: 涡轮:涡轮连接在从动轴上。
在泵轮与涡轮上,均径向焊接带有一定弯度的叶片,用来传递动力。 泵轮与涡轮叶片内缘有导流环,装合后构成循 环圆,可促进油液循环。机电工程系 彭高宏
汽车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机电工程系 彭高宏
汽车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液力偶合器工作原理:
(1)“涡流”的产生当泵轮随飞轮转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 液体沿泵轮叶片间的通道向外缘流动,外缘油 压高于内缘油压,油液从泵轮外缘冲向涡轮外 缘,又从涡轮内缘流入泵轮内缘,可见在轴向 断面(循环圆)内,液体流动形成循环流,称
为“涡流”。机电工程系 彭高宏
汽车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环流的产生因涡流的产生,液体冲向涡轮使两轮间产生牵连运动,涡轮产生绕轴旋转的扭
矩。可见,循环圆内的液体绕轴旋转形成“环流”。
上述两种油流的合成,形成一条首尾相接的螺旋流。只有当涡轮的扭矩大于汽 车的行驶阻力矩时,汽车才能行驶。
机电工程系 彭高宏
汽车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液力偶合器涡流、环流的产生
机电工程系 彭高宏
汽车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液力偶合器工作特性: 涡轮的扭矩(Mw)和泵轮的扭矩(Mb)的关系式为: Mw ≤ Mb 液力耦合器的传动效率
η=Nw/Nв=Mwnw/Mвnвη=nw/nв=i(Mв=Mw) 当i=1时η=100%,但最高效 率只可达97%左右。
机电工程系 彭高宏
汽车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液力偶合器的缺点:液力偶合器不能使输出扭矩增大,只起液力联轴离合器的作用。因此,汽车上很少 采用。 它不能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彻底分离,为 解决换挡问题,在液力偶合器和机械变速器
之间还需安装一个换挡用变速器,从而增加了传动系重量及纵向尺寸,所以换用液力变
矩器。
机电工程系 彭高宏
汽车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变矩器安装的位置识别自动变速驱动桥 自动变速器
机电工程系 彭高宏
汽车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液力变矩器的组成主要由泵轮(b)、涡轮(w)、导
轮(d)组成。在液力偶合器的基础上,增设
导轮。导轮介于泵轮和涡轮之间,通过单向离合器,单向固定在输出 轴上。 (可顺转,不能逆转)
机电工程系 彭高宏
汽车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泵轮与壳连成一体为 主动元件; 壳体做成两半,用螺壳 涡轮 泵轮
栓连接,壳外有起动齿圈起动 涡轮悬浮在变矩器内 齿圈
与从动轴相连;
导轮悬浮在泵轮与涡轮之间,通过单向离合器 及导轮固定套固定在变速导轮 壳
器外壳上,单向离合器使导轮可以顺时针方向转动 而不能逆时针方向转动。
机电工程系 彭高宏
汽车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的实物图
机电工程系 彭高宏
汽车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结构示意图
机电工程系 彭高宏
汽车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泵轮泵轮在变矩器壳体内,许多曲面叶片 径向安装在内。在叶片的内缘上安装有导 环,提供一通道使ATF流动畅通。变矩器通
过驱动端盖与曲轴连接。当发动机运转时,将带动泵轮一同旋转,泵轮内的ATF依靠离 心力向外冲出。发动机转速升高时泵轮产 生的离心力亦随着升高,由泵轮向外喷射 的ATF的速度也随着升高。机电工程系 彭高宏
汽车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涡轮涡轮同样也是有许多曲面叶片的 圆盘,其叶片的曲线方向不同于泵轮 的叶片。涡轮通过花键与变速器的输
入轴相啮合,涡轮的叶片与泵轮的叶片相对而设,相互间保持非常小的间
隙。
机电工程系 彭高宏
汽车的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导轮导轮是有叶片的小圆盘,位于泵轮
和涡轮之间。它安装于导轮轴上,通过单向离合器固定于变速器壳体上。 导轮上的单向离合器可以锁住导轮 以防止反向转动。这样,导轮根据工作 液冲击叶片的方向进行旋转或锁住。
机电工程系 彭高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