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大学生恋爱心理

时间:2025-04-19

第六章

大学生恋爱心理

主讲教师:黎志灵(副教授)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2.5

教学要求 了解健康的性心理标准,明白 性心理健康是恋爱的基础。 了解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掌 握如何培养爱的能力。

精 神 性 价 植 需 求

富裕阶段

小康阶段

温饱阶段

物质性价 值需求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法制周报》心理危机干预中心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性心理问题

一、性心理 (一)定义 性心理是指与男女两性活动中相伴随的个体的一系 列性心理现象的总称,是个体对异性魅力所产生的

一种主观能动反映。它包括个体与异性交往中所涉及的性欲望、性感知、性记忆、性想象(性幻想)、 性思维、性情绪(性情感)、性自制力、性动机、 性气质、性兴趣、性能力、性行为等。它是个体心 理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性心理的发展动力 按照 弗洛伊德 学说来 理解,心理发展的动力 来自于性本能,追求性 欲的满足就是心理发展 的内驱力。

(三)影响性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物因素: 性心理的发展首先有其生理物质基础。 柏曼(L.Berman)就以内分泌腺功能优势为标准 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胸腺期(幼年)、松果腺期 (童年)和性腺期(青年)。 遗传基因、脑内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和性腺所分泌 的性激素对性心理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遗传基因 通过对同性恋与孪生子女的关系上的一项调 查研究表明,71对单卵生子中有34对,37对 双卵孪生中有6对是同性恋,而同胞姐妹中 仅6%是同性恋,说明同性恋可能有遗传现象。

内分泌的作用

脑组织的解剖研究 发现在人类同性恋者(同性恋中真正有病的 男性被动型)的下丘脑前部神经元密度只有 异性恋的一半,这些神经细胞参与男性性行 为方式的行为(即主动行为)。

2、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 心理具有关键性的影 响。 首先是父母对性的态 度。 其次是父母对待孩子 性别的态度对孩子的 性心理发展的影响。

父母对性的态度 如父母对性的评价是自然的,对孩子的性教 育是民主和平等的,则孩子的性态度一般也 会是平和自然的。但如果父母对性的评价是 批评、否定的,对孩子的性教育是严厉和保 守的,孩子将会视性是罪恶,形成对性的敌 视态度。

父母对待孩子性别的态度 家庭中受到父亲的影响少,或者是父亲在家 形象软弱无力的所谓“阴盛阳衰”的家庭, 会引起男孩的性发育异常。

母子关系影响孩子性观念 青少年涉足性活动的年龄如今越来越小, 人数也越来越多。不过,就在家长们为这

一现象苦恼不已时,专家发现“亲子关系” 可推迟性活动年龄。

第六章大学生恋爱心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