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_Boc保护基脱除的原理与方法简介

时间:2025-04-19

第23卷 第2期山 东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Vo.l23 No.2

文章编号:1004-4280(2009)02-0006-02

N Boc保护基脱除的原理与方法简介

赵 艳,姚金水,戴 罡,呼建强

(山东轻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53)

摘要:叔丁氧羰基(Boc)作为氨基的重要保护基团在有机合成中已有广泛应用,其脱保护反应的研究不仅决定了合成的成败,而且也会影响反应能否继续进行,因此是合成反应中及其重要的环节。本文综合实例,介绍了N Boc基团脱保护反应的原理与具体方法。关键词:N Boc;三氟乙酸;脱保护

中图分类号:O631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onMechanismsandMethodsofDeprotectionofN Boc

ZHAOYan,YAOJin shu,iDAIGang,HUJian qiang

(SchoolofMaterialScienceandEngineering,ShandongInstituteofLightIndustry,Jinan250353,China)

Abstract:TheaminoprotectivegroupBochasbeenwidelyusedinorganicsynthesisandtheresearchof

deprotectioninfluencenotonlythesynthesisofsuccess,butalsothewholereaction.Sodeprotectionisgreatlyimportan.tThispaperstudystheMechanismsandMethodsofDeprotectionofN Boc.Keywords:N Boc;TFA;deprotection

(Boc)、9 芴氧羰基(Fmoc)是最常见的3种氨基保护基团。Z基是一种使用时间很长的氨基保护基,至今仍有广泛应用。其优点是制备容易:得到的Z 氨基酸易结晶并且稳定,活化时不易消旋,可以在HBr/AcOH、Na/液氨等条件下脱去该保护基团。Fmoc基是氨基甲酸酯型氨基酸保护基团中,唯一广泛应用的可以在弱碱条件下解离的基团。Fmoc脱保护可使用稀哌啶溶液或二乙胺/DMF溶液,在室温下完成。

起初,Boc保护基团主要用于液相肽合成化学中的氨基的保护。随后Boc的发展是为了增加在温和条件下脱保护的产率,并形成气体的或低沸点的产物。其发展结果是Boc脱保护几乎可以定量,Boc基团很快就被用到固相合成方法中。目前,在有机合成尤其是多肽合成中,Boc作为氨基的保护基团通过不同的稳定策略(如Boc/Z)以及正交策略(如Boc/Fmoc)的组合,仍然广泛地被使用

[1-4]

0 引言

多官能团化合物(如氨基酸)合成反应中要注意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将同一分子的两个官能团中的一个 保护 起来不反应,选择性留下一个,反应完后再定量地去掉保护基,同时还不能影响分子中的其它部分,特别是已经接好的酰胺键。二是设法 活化 参与反应的氨基或羧基,使之在温和的条件下能够顺利反应。

1 常用的氨基保护基

氨基原则上可采用酰化、烷基化、烷基酰化等反应进行可逆屏蔽。基于硫和磷衍生物的保护基团也有报道。过去10年,发展了上百种不同的氨基保护基团,主要包括烷氧羰基型保护基团、酰基型保护基团和烷基型保护基团。苄氧羰基(Z)、叔丁氧羰基

收稿日期:2009-01-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374035),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NCET-07-0521)

作者简介:赵艳(1983-),女,山东省济南市人,山东轻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材料学.

刚烷氧羰基(Adoc)等。本法比较温和、反应时间

2 N Boc保护基的脱除方法

合成反应的最终脱保护基不仅决定合成的成

败,而且也关系到下一步反应能否继续进行,因此是合成反应中及其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介绍N Boc保护基的脱除方法。

N Boc在不同实验方案中的脱除方法不尽相同,且没有专门的文献介绍。本文整理归纳,大体可分为三类,分析如下。

2.1 三氟乙酸(TFA)法

TFA可以脱除一些不耐酸的保护基,如Boc,金

短、产率高、副反应少,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尤其在发展很快的固相合成法中。Wunsch等人曾用TFA最终脱保护法合成了胰高血糖素。TFA法也是N

Boc脱保护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又可分为溶液法和微波辐射法。2.1.1 溶液法

溶液法是将TFA溶于二氯甲烷(DCM)中,配成溶液,然后进行脱保护。一般地,都是采用25%的TFA溶液在室温下反应30min,即可脱除N Boc保护基

[5]

。反应原理如图1(以氨基酸为例)所示。

图1 TFA溶液法脱保护机理[6]

实例:将三氟乙酸(9mL)与二氯甲烷(10mL)的混合溶液加入到S ( ) 3 甲基 2 (N 叔丁氧羰基)氨基丁酰正丁胺(8g)中,,在室温下搅拌1h左右。

反应停止,旋转蒸发。将剩余物质加入适量乙酸乙酯中溶解,使用5%Na2CO3溶液洗涤至pH为8~9。除去溶剂,得脱去Boc保护基后的产物S (+) 3 甲基 2 氨基丁酰正丁胺。如图2所示。

硫酚,硫酚的作用是清除叔丁基阳离子

[8]

[7]

;也可加

入苯甲醚、苯甲硫醚、苯酚、苯硫酚、乙二硫醇,1,3 二甲氧基苯,或间甲酚。间甲酚为无色或淡黄色

可燃液体,溶于约40倍的水(40 ,2.5%),溶于苛性碱液和常用有机溶剂。

图3 S (+) 3 甲基 2 氨基丁酰正丁胺的1HN

图2 S ( ) 3 甲基 2 (N 叔丁氧羰基)氨基丁酰

正丁胺的1HNMR(400MHz,CDCl3)

MR(400MHz,CDCl3)

2.1.2 微波辐射法

微波辐射法一般用于固相多肽合成,方法是在60 下,用微波仪器照射30min,然后提纯粗产物

[9]

即可。机理与溶液法相同。2.2 盐酸法

盐酸法是用浓盐酸与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以一定的配比(约1 2)配成溶液,然后室温反应

(下转第12页)

在图2中, 1.451处的高峰是N原子上的Boc基团的吸收峰,用TFA脱保护反应之后,即在图3中可以看出,Boc基团的强吸收峰消失,说明Boc基团已经被脱除。

另外 …… 此处隐藏:261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N_Boc保护基脱除的原理与方法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