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前言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使用说明
一、制作依据
本教案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于2004年修订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与杨志忠、卫桦林主编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配套,作为课堂教学之用,也可作为学生课外自学、课后复习之用。
二、内容
本教案内容覆盖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规定的知识点,包括绪论、逻辑代数基础、集成逻辑门电路、逻辑组合电路、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产生与整形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器、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十章。
内容主线为:通过章目录、节目录点明基本内容与重点(用红色字体表示);然后展开教学内容,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举例说明或讨论总结;每章最后对重要知识点进行精练的、提升性的小结。
三、结构
教案由演示文稿、电子挂图和教材与参考资料三个模块构成。演示文稿和电子挂图模块均采用章、节、目的层次结构,用鼠标左键点击章号即可进入相应章,再点击节号可进入相应节,根据普通视图下的大纲栏可方便地找到所需知识点;每个幻灯片都设有翻页和退至上一级的按钮,因此导航清晰,交互灵活方便。教材与参考资料部分简单的介绍了参考的主教材及资料。
演示文稿和电子挂图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方便地直接找到相应内容或挂图开展教学。
第1章 第2章
演示文稿
第3章 … 第9章 第10章
演示文稿模块结构示意图
电子挂图
电子挂图1 电子挂图2 电子挂图3 …
电子挂图9 电子挂图10
电子挂图模块结构示意图
四、特色
1. 内容的展现方法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
面:(1)要求明确、重点突出、例题丰富、及时复习巩固。(2)信息量合理。这是本教案一个很重要的优点。利用电子教案进行教学时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版面内容多、停留时间短,所以学生来不及记笔记或不知该记什么,因此久而久之形成不记笔记的习惯,明显影响课后的复习巩固;版面内容过于详细还会限制教师教学个性的发挥、影响教学热情,因此本课件的版面通常精练地展现重点核心内容,以便于记笔记和教师发挥展开。(3)表达方式科学、自然,符合大众习惯。设计中考虑了既精练文字以突出要点,给予教师发挥的空间,又要表达准确,不
能引起误解或含糊不清。知识关联的表达符合大众习惯,能自然地为看的人接受。表达式的推导模仿板书的过程逐步写出,而不是简单地全盘托出。(4)科学应用多媒体效果,设计中注意了用不同色调区分不同内容块,用醒目的色调或特别的图案突出重点内容,用悦目的媒体效果调节学习情绪等,努力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
2. 实用、好用。该教案的内容与展现方式能满足高等学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教学的需要,直接利用它可以很方便地开展课堂教学;使用者也可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很方便地构成个性化教案。由于版面完整地呈现了标题和核心内容,因此将其设为讲义格式打印,即可作为备课笔记。
五、使用建议
使用时,可从play.ppt进入,利用链接关系进入所需章节,也可从根目录
下直接找到相应章节。本电子教案采用PowerPoint 2003制作,使用时最好采用此版本软件。若使用先前的PowerPoint版本,少数动画动作可能无法正常显示。
使用“Esc”键可使幻灯片迅速退出放映状态。各章教学时数建议如下表
所示。
六、结语
本教案由南京工程学院夏晔、耿苏燕主编,朱瑾承担了第1、2章演示文稿
的研制工作,顾天夏承担了部分文字录入和绘图工作。承蒙杨志忠教授百忙中仔细审阅教案,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谨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课件中定有疏漏和欠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作者不胜感谢!
作者 2007.3.20
联系方式:njxiaye@http://www.77c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