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复习题(答案)(11)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引起社会惰化现象是群体成员相信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如果你觉得别人懒惰或无能的,你就可能会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这样你才会感到公平。同时,引起社会惰化现象是由于责任扩散。因为群体活动的结果无法归结为具体某个人的作用,个人投入与群体产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模糊不清了。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可能会试图成为一个“搭便车者”――-乘机搭上群体努力的大车而不费自己太大力气。换言之,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贡献无法衡量时,活动的效率就会降低。
我们如何避免惰化现象出现呢?具体的有,一是让个人的贡献要可识别化,二是任务结果要对个体重要,三是依个体效绩水平奖惩群体工作。
5、“小道消息”是与非正式组织相伴随的。社会常见小道消息现象。对这种现象组织领导怎么认识和处理才能减少和消除?
答:小道消息是非正式的,但并不意味着它的信息来源不重要。对于任何群体或组织的沟通网络来说,小道消息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管理者了解组织的士气,识别一些员工认为很重要的事情,并且还有助于发现员工的焦虑。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可能更重要的是,对小道消息进行分析并预测其流向,因为只有少部分人积极向其它人传播信息。通过了解每个联络人所认为的重要的信息,能够提高我们解释和预测小道消息传播模式的能力。
管理层不能够彻底消除小道消息,只能够限定小道消息的范围和影响,并尽可能弱化其消极结果。弱化小道消息不良影响的建议:第一,公布进行重大决策的时间安排;第二,公开解释那些让人觉得不一致或隐秘的决策和行为;第三,对于当前的决策和未来的计划,在强调其积极一面的同时,也指出其不利的一面;第四,公开讨论事情的最差可能,这肯定比无言的猜测所引起的焦虑程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