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三个结合” 实现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3)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南新闻联播》中报道播出;2010届大学生“村官”李治衡在村创办土鸡养殖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事迹被省、市、县多家媒体宣传;2011届大学生“村官”唐亮亮为留守儿童开办义务培训班的事迹,被大学生村官网、网易、新浪等主流媒体转载等等。
三、注重培养教育与促进流动相结合。坚持“引导不主导、服务不干预、帮扶不包揽”的原则,做好大学生“村官”“干得好”与“流得出”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强化培养教育,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能力,确保大学生“村官”流动有基础。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每年安排一批大学生“村官”参加中青班培训,每月安排2名大学生“村官”到县委办、组织部等单位和部分重点企业跟班学习,每月利用“新田县大学生村官”QQ群,定期开展网络集中交流学习活动,每季度召开一次座谈会,每半年开展一次集中学习考察活动。同时,还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各类选聘录用考试,有针对性地为他们组织复习指导和面试培训。建立“3+1+1”培养帮扶模式,即每名大学生“村官”确定挂乡县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为培养帮带人,确定一名已流转大学生”村官”为辅导联系人,在工作上、生活上、思想上对大学生“村官”进行重点帮扶。另一方面,放活流转政策,扩宽流转渠道,确保大学生“村官”流动有平台。一是开辟绿色通道。适当放宽全县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的政策和选聘条件,每年全县公务员录用考试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分别按不低于总招录人数15%、20%的比例,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官”。2011年,该县专门安排了4个公务员岗位、4个事业岗位定向大学生“村官”招考;并要求有关乡镇在大学生“村官”考试期间,安排专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