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 复习资料(6)
时间:2025-07-15
时间:2025-07-15
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二版 张三夕 期末复习资料
3,辑佚的主要文献资源 4,辑本文献的主要整理方式
7、辑佚的主要文献资源
一是类书。从辑佚角度看,类书是保存佚文最多的图书类型之一,因此倍受辑佚家之重视。
二是古注。裴松之注《三国志》、郦道元注《水经》、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李善注《文选》为著名的“四大古注” 。
三是史书。史著收录文献丰富,如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采自前四史及《晋书》者甚多。
四是地志。有专志、方志、一统志等。五是字书。六是杂抄。
8、辑本文献的主要整理方式
第一,编辑性辑佚。指对佚文整序编排,不对书体结构精心考究,只需较为固定地组合成书。一般包括:诗文的辑佚,书目的辑佚,字书的辑佚等。第二,辑存性辑佚。或称辑抄性辑佚。
第三,辑复性辑佚。指所得佚文不仅具有一定规模,而且能详考原书体例篇次,佚文整序编排基本得以恢复原书旧貌的辑佚。 第四,辑证性辑佚。校勘至精、注释至深即是考证。第五,辑增性辑佚。第六,辑合性辑佚。即将众家佚书佚文汇为一编。
第七章 古典文献的标点
1、句读:古人著书一般不加标点断句,读书时须对如何停顿作出判断,这项工作,古代称为“句读”。
2、标点之方法:
1,弄清全文行文,沟通上下文义 2,利用已有标点成果及古注成果 3,广泛查考相关资料 4,充分注意文体特点,把握行文规律
第八章 古典文献的注译
1、古文常见释义类型(释词、串讲、通释)。
第一,释词。即解释字义、词义。第二,串讲。或称串解、释句,即整体解释一句或几句的意思。
第三,通释。解通讲全章或全篇的大意。
2、《尔雅》——第一部词典《说文解字》——第一部字典
3、古文今译的方法(直译与意译):
直译即按照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对应翻译。词语的意义、词性,词在句中的位置、句法结构等方面,译文与原文都是对应的。直译是古文今译的最基本方法,能尽量保持原文特点。一般而言,能直译之处尽量直译,尽可能做到原文字句落实。
古今语言在词语、句法结构等方面差异有时很大,完全直译难以合乎现代语言习惯。为做到今人能够明白易懂,往往还需要意译。意译即是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情况下,对原文结构和词语作适当的调整,使译文更适合现代阅读习惯与理解模式。只是不可随意调整变动,随心所欲的变化同样不是翻译,而是改写。
上一篇:光纤通信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