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课件(56ppt)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复习大练兵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 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 A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下面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D )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 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D.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
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 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 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 A、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对江南的统治 C、加强南北交通 D、消灭陈朝5、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 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 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 了大统一 6、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攻打陈朝 B.巩固隋朝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攻打高丽
7.隋炀帝曾率20万人船队从东都洛阳到江都巡游, 船队经过的运河沿岸的百姓可遭了殃。船队走的 两段运河是 ①永济渠 ②通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7.
8.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 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A、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通济渠 D 邗沟
9.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 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 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杭州
隋文帝
基 础
政治 清明
唐太宗武则天 唐玄宗
繁荣表现
工具革新 经济繁荣 科技发展 文化繁荣
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背景: 长期的割据分裂,人民渴望统一 陈朝政权腐败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 结束了东汉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是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实现 影响: 大规模的统一,为隋唐时期的空 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结构
隋朝的盛衰
1.建立:581年,杨坚,定都长安 2.统一:589年,结束自魏晋以来300多年 的分裂 3.强盛:杨坚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出现鼎盛 局面——开皇之治 4.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5.不朽的建筑:大运河;赵州桥 6.衰落: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引发农民起义 7.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二、大运河的开通 1、开通
大运河的条件 经济繁荣、国家统一、古运河 2.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 联系和交流,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3、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5、开通的作用: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中考重点)
一、科举制焕发的活力:1、科举制的含义: 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 2、主要科目:明经和进士 3、科举制隋炀帝诞生,完备于唐朝考 核 内 容明 经
主要测试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包括策问,重在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加试经史和杂文(诗赋)
进 士
朝代 隋朝
内容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 生
人物
创立
唐朝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 数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 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两宋 元 明朝 清朝
完善 阶段
发展 八股取士 废除科举制 鼎盛 衰亡
知识结构———唐朝的盛衰1.建立:618年李渊称帝,都城长安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能,善于纳谏,房玄龄 贞观之治 (唐太宗) 2. 发 展
调整统治政策,
杜如晦
完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武则天统治期间奖励农业生产,贞观遗风 重用贤能, (武则天)
开创殿试制度,
社会生产继续发展。
皇
帝
中书省 起草
尚书省 执行
门下省 审核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知识结构——唐朝的盛衰
贞观之治和贞观遗风奠定基础 原 3.鼎盛- 因 唐玄宗前期重视用人,善于纳谏 开元盛世 表 人口众多,钱粮富足,物价低廉, 现 社会治安良好,文化事业发达, 中外交流频繁,国力强盛
4.衰落: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5.灭亡: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自立为帝, 五代开始
上一篇:7《藏戏》ppt课件4
下一篇:中央直属机关政府采购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