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教材课程代码00054)管理学原理(2014年版) 课程教案 白瑷峥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自考教材课程代码00054)管理学原理(2014年版) 课程教案 白瑷峥
管理学原理—2014年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活动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随行。
管理的产生:1.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人类活动分为两类即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
管理的必要性: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通性。
管理的概念: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地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管理的特性:1.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作业活动是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是为了确保作业活动有效进行的手段;两者之间既有密切联关,又有明显区别,管理活动的范围更广,它不仅贯穿于作业活动的始终,而且包括作业活动之前的调研、作业活动之后的经验教训总结等,管理活动比作业活动承担更多责任,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是管理活动而非作业活动)。
2.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3.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自考教材课程代码00054)管理学原理(2014年版) 课程教案 白瑷峥
管理的职能: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从事的活动。1.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2.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3.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现实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4.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
管理有效性是由效率和效果来衡量的。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效果是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效果的具体衡量指标有销售收入、利润额、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
管理者作为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的人,在组织中承担不同角色,需要具备不同的技能。
管理者的概念: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管理者是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是管理活动的筹划者、执行者。
管理者的分类:1按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础管理者;2.按管理者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可以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