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隧道施工监控与检测讲稿(3)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⑵ 倒退分析
前进分析系统可以严格按照设计好的施工步骤进行各阶段内力分析,但由于分析中荷载的不断变化以及结构节点的相互影响,使最终结构轴线不可能达到设计轴线。因此,采用倒退分析在施工过程中设置预拱度,使在成桥状态时,结构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倒退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假定成桥时刻结构内力分布满足前进分析时刻的结果,线形满足设计轴线。在此初始状态下,按照前进分析的逆过程,对结构进行倒拆,分析每次卸除一个施工段对剩余结构的影响。在一个阶段内分析得到的结构位移、内力便是理想施工状态。 2.2 施工监测
施工监测是施工监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施工监测是为施工监控服务的,所进行测试内容也是围绕施工监控进行的。施工监测的主要内容有主梁标高、主梁及桥墩控制截面的应力应变、墩台沉降。对于斜拉桥还有斜拉索的张力、对于悬索桥还有主缆的张力及垂度等。 2.3 控制分析与调整
施工仿真分析及理论控制数据计算得到的理想状态是我们期望在施工中实现的目标,而实际施工中结构状态总是由于设计参数、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分析模型误差等因素偏离目标。为了能及时有效地将实测数据(体系本身的变化、挠度、应力、现场气温等)、调整参数信息、误差信息反馈到实际施工控制中,指导现场施工作业,可编制基于现代控制论中的随机最优控制理论和有限元法的的计算程序,将实测结构控制参数输入,得出有效调整量,获得最优调整方案,同时预告下阶段结构状态。桥梁施工中比较典型的误差、误差的严重程度以及解决方法分析如下: 1、结构刚度误差
引起结构刚度误差的因素,一方面是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改变,另一方面截面尺寸的变化,都对刚度有所影响。对于对称悬臂施工的连续梁桥来说,如果整体刚度提高,虽然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主梁变形量会减少,但是张拉预应力束过程中变形量也会减少。所以,结构刚度误差对施工控制质量的危害不大。 2、浇筑混凝土误差
上一篇:行车滑触线与起重机滑线的区别
下一篇: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